第128章 為家鄉發展獻策,詳細向鄉親講述發展計劃
譚紅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8章 為家鄉發展獻策,詳細向鄉親講述發展計劃,官場風雲,從省政府開局,譚紅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龍支書激動得滿臉通紅,沒想到市政府秘書長都這麼感謝他了,感覺自己當初支援譚文是對的。
譚文的父親忙笑著:“是搭幫龍支書的幫忙,我兒子才能去讀書。”
譚文的母親也忙笑著:“沒有龍支書的幫忙,那我兒子就不能去讀書,就當不了官了。”
說說笑笑了一陣子,譚文就陪著楊泉和謝軍一些領導,走出了家門,去正式調研。
譚文的父母馬上要兩個小兒子去給親戚報喜,告訴他們譚文把戶口遷到省城去了,要他們明天上午來喝喜酒。
汪霞就主動開車,帶他們去給親戚報喜。開著三菱帕傑羅警車,驚得鄉親們很羨慕的看著。
可鄉親們從來沒有見過市政府秘書長和縣委書記呢,更沒有見過這些領導調研,看著譚文的兩個弟弟,跟在汪霞坐著三菱帕傑羅警車離開後,都很高興的跟著謝軍那些領導後面看熱鬧。
此時,是冬季了,農田基本上空閒了下來,光禿禿的露著乾枯的禾蔸子和一些散落的穀子長出的青苗,有小部分人家,把空閒的農田種下了油菜;有個別的農戶在田裡種了蔬菜搞創收。
譚文看著這大片冬閒的田,非常的感觸的說:“這田都分到戶後,大家不再受到生產隊的集體的約束了,他把田種了兩次水稻後,就基本上空閒了。”
“這要是搞蔬菜種植,那就是一筆很好的收入。”
龍支書作為被調研的村裡的負責人,就跟著了楊泉和謝絕、譚文身邊,馬上笑著:“譚文,這是大家不想搞。”
“就是想搞了,這種了菜,得要銷路啊。”
“能把銷路解決了,那都有人搞。”
謝軍凝思著:“那我們怎麼解決個問題呢?”
“譚秘書,你有什麼好辦法?”
譚文看著了龍支書笑道:“龍叔說的對,大家沒有搞,不是不想搞,是沒有銷路。”
“那我們政府啊專門的為農民搭建一個銷售平臺,他們就會高興的去把菜種起來。”
大家聽了譚文的話,感覺就是一個領導幹部說的話。讓楊泉等領導就感覺譚文就像有著豐富的官場經驗了。
楊泉笑著:“那怎麼為農民搭建一個銷售平臺?”
謝軍高興的笑著:“譚秘書,請你好好指導。”
譚文也不謙虛了,如實的說:“上午,我和我們鐵鋪鎮四大家的領導一起座談了一下,與他們提出了我的想法。”
接著,他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大家聽了,都驚得笑了起來,感覺譚文這個想法好新奇的,要大家一起去開店子,買菜。
龍支書笑著:“這個辦法好是好,就是讓大家不能齊心啊。”
譚文認真的說:“我計劃這麼幹。建立一家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一個銷售平臺,以我這個搞門店聯營的方式,把農副產品送城裡去賣。”
“然後,我們把我們公司的經營範圍擴大化,利用我們的資源,把城裡的商品販賣到農村集市來買,專門在街上開一個商店,以便宜的價格賣給鄉親。”
“我們的車,把菜運到了城裡了,回來時候,就是空車了。是吧。”
“而我們農村的商品流通,現在不暢通,我們就可以利用空車從城裡把那些現代商品帶回來,銷售給農民。”
“這樣,我們就把農業和商業,結合起來了。讓我們鄉親,一邊種菜,養殖發展農副產品賺錢,一邊可以做生意拿紅利賺錢。”
“還讓鄉親們走到了店裡買東西時,感覺到這買的東西里面,還有自己賺的一分錢。”
大家聽著譚文說的這些經營方式,感覺大開眼界,非常的新奇啊。是他們見所未見聞所未聞,更是想都想不到的。
龍支書笑道:“譚文,你到底是出去讀了大學,這腦瓜子靈活多了啊。這麼好的生意你的想出來了啊。”
“這要做起來,那肯定是好事。”
“那這公司怎麼辦啊?”
“這辦公司不簡單啊。”
譚文忙笑道:“公司,我想這麼搞。”
“選五到十個頭腦靈活,能力不錯的村民來帶頭,佔公司的百分之三十股份,成為大股東。還有百分之七十,讓全村的村民一起入股,成為小股東,不分大人小孩,每人一份股份。”
“大股東就是公司的管理者。鎮裡和村裡,只是作為領導單位,不參加 公司的經營管理。”
“但村裡的幹部,可以入股成為大股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