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都聽你的
錦鯉圓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章 都聽你的,農家醫女種田忙,禁慾夫君扛不住,錦鯉圓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孟元友那晚的藉口和他真實身份間的巨大反差,就如同平靜湖面上突現的一圈漣漪,意外而引人遐思。
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斑駁地灑在忙碌的兩人身上,為這平凡的一幕添了幾分溫馨。
蘇毓注意到何大嫂的雙手雖略顯粗糙,但動作熟練而有力,每紮下一截竹籬,都似乎是在土地上寫下勤勞與堅持的註腳。
何大嫂的丈夫——那位白天的屠戶,夜晚的“虛弱患者”——則默不作聲,專心致志地輔助著,偶爾抬頭與何大嫂交換一個默契的眼神,那份不經意流露的溫情,讓人感到一種簡單而純粹的幸福。
籬笆漸漸成形,像是為這片土地圍起了一道守護的界線,既隔絕了外界的紛擾,也保護著內裡的安寧。
蘇毓望向這一幕,心中莫名生出一絲感動。
在這個小村莊裡,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生活,彼此間的互助與關懷,構成了這個社群最堅實的基礎。
“何大嫂,真是太感謝你們了,”蘇毓再次誠懇地表達著感激之情,她的聲音溫和而真摯,“等籬笆建好了,我一定請你們來家裡吃頓飯,就算是我一點點心意。”
謝啟芬爽朗一笑,彷彿春天裡最溫暖的風,“那感情好啊,咱們村裡人,不就是講究個互相幫襯嘛!到時候別忘了多摘點你那園子裡的菜,新鮮得很!”
說著,謝啟芬又低頭繼續手中的活計,時不時與丈夫交換一下工具或是輕聲交談幾句,那份和諧與默契,讓蘇毓心中充滿了暖意。
在這個瞬間,她彷彿觸控到了生活的本質——簡單、樸實,卻又充滿無限的溫情與力量。
喜兒在一旁好奇地觀察著這一切,時而撿起地上散落的小樹枝,模仿著大人們扎籬笆的模樣,童真的笑容在陽光下顯得格外燦爛,給這幅勞動的畫卷增添了幾分生機與希望。
就這樣,時間在籬笆的增高中悄然流逝,而那些關於誤會與理解、辛勤與幫助的故事,也在無聲中編織進了村莊的日常,成為了蘇毓心中一段難忘的記憶。
蘇毓輕輕含糊其詞,巧妙避開了孟元友私下去尋醫的秘密,畢竟這是人家夫妻間的事,她作為外人,自然不適合多言。
但她的眼眸中,對謝啟芬流露出更多的憐憫與理解。
回想起那天在一旁默默觀察劉館長的診治過程,劉館長甚至連脈都未細細把脈,單憑經驗便一語道破孟元友身體上的隱疾。
那滑精伴以精神不振,竟使得謝啟芬大姐從未真正體驗過夫妻生活的甜蜜與樂趣,這讓蘇毓內心不禁一陣唏噓,暗自思量王大姐這些年究竟是怎樣熬過來的。
儘管王大姐爽快應承下幫助修理籬笆和照料菜園的事宜,但蘇毓深知這畢竟是別人家的事務,自己既然來了,便不能袖手旁觀。
於是,她甫一放下揹簍,便迅速融入了勞動之中。
不親身參與還真不瞭解,編結籬笆遠非想象中那麼簡單,它要求柳條既要相互交織緊密,形成一個上下密閉的屏障,以防野雞飛掠而入,同時又要抵禦狡猾兔子的鑽隙,真是一門既考驗技巧又消耗體力的活兒。
若沒有男子漢的氣力,這活計確實難以完成。
小小的喜兒也不甘落後,小手不停地遞送著柳枝,雖顯稚嫩,卻也樂在其中。
眾人忙忙碌碌直到夕陽西下,那籬笆終於在眾人的共同努力下宣告竣工。
蘇毓望著眼前這結實的籬笆,心中不由感慨萬千,暗想若只憑自己一人之力,恐怕不知何時才能完工,更別提達到如此堅固的程度。
對於王大姐夫婦實心實意的幫助,蘇毓心存感激,略感歉意之餘,誠摯地邀請道:“不如來我家吃頓晚飯吧,也讓你們嚐嚐我的手藝。”
謝啟芬聽後連忙擺手,嘴裡連聲說著“不必不必”,一臉的不好意思。
蘇毓卻執拗地拉住她的手,笑道:“咱倆還客氣什麼。”
這句簡單的話語,彷彿一下子消除了兩人間的生分,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謝啟芬在蘇毓的熱情堅持下,終是不好再拒絕,只是心中掛念家中那位可能不太願意出門的孟大哥。
她轉頭望向孟元友,眼神裡滿是詢問。
經歷了妻子“愛的教育”後,孟元友似乎學聰明瞭不少,隨口答道:“聽你的。”
這話一出,謝啟芬在外人面前覺得頗有面子,心裡也是一陣熨帖。
她笑容滿面地同意了:“好,今天我就給你打下手,也讓我嚐嚐你的手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