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淡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頁,福氣滿皇朝+番外,淺淡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畢竟總要表現出亂的樣子呀!就當平時一軍和二軍演習了,反正這種演習一年總要有個一兩次,這一次,只是稍微大一點而已。現在,就等那些倭人入甕了。 倭人雖然狡詐陰險, 但是若論兵法謀略來看, 哪裡有已經發展了足足千年的中原厲害呢?畢竟在倭人們還沒開啟智慧的時候, 中原的老祖宗們就已經在研究權謀戰術四處征伐了, 所以倭人上當簡直是理所應當的事情。畢竟誰也想不到, 中原居然敢拿整個江南腹地冒險,只為了他們這一點點倭人呀。更何況還有世家這個先聯絡倭人的內奸存在, 這些倭人就更想不到, 看起來充滿了鮮血的戰爭, 居然只是大晉自導自演的一場戲。倭人首領見此狀況, 自然欣喜不已,在最開始的掠奪之後,倭人首領就想著怎樣可持續發展了。怎樣可持續?當然是佔領地盤徐徐圖之呀!所以下一步, 就是將自己的人馬從海上帶過來啦!這也是大晉的目的。但是饒是大晉是這樣想的, 也沒想到,倭人居然會這樣配合呀!因為第二波上岸的倭人,足足比第一波多上幾倍!倭人首領也是十分懵逼,他只想帶自己的人馬上來享福, 所以派人去通知的也只是自己的人馬, 但是現在誰能告訴他, 這在他的旁邊比他的人手還多的其他幾個勢力都是什麼鬼?!倭人常居海島, 劫掠為生, 常年在海上四處漂泊,這樣的生活形態註定了他們不會是一個完全的,統一的組織, 而是分為好幾個勢力。最先上岸的那個倭人首領,就是海邊最出名的、佔據的海島也最大的那個倭人勢力的首領,而除了他,海上還有其他幾個勢力,只是那幾個勢力離大晉比較遠,平時的時候,都是預設這邊是這個首領的地盤的。但是眼下這些人居然敢越界?!倭人首領憤怒極了,可是眼下這種狀況,如果單對單他當然打得過其他幾個勢力,但是面對這麼多勢力,即使倭人首領也只能暫時忍耐。但是那一腔怒火卻全發洩在被他派回去叫人的手下身上了。“我讓你叫的是咱們自己人!你居然敢背叛我?!”這樣的行為,不是背叛是什麼?要知道多一個人,可就多分一些財寶,他們自己還嫌不夠,怎麼會捨得分給其他人。倭人首領的手下此時也十分委屈,“首領,不是我!就算我背叛,但是那些人也不會集結的這樣快,在我回去之前,這些人就已經集結好了,咱們的手下肯定還有其他人的內鬼,不是我啊首領!”倭人首領蹙著眉頭,雖然依然憤怒,但是理智還在,仔細想想手下的話,不無道理,那些離得近的還好說,能快速前來,但是如果他沒看錯,那裡面可還有好幾個離得遠的勢力,如果不是早早得到訊息,絕不可能來的這麼快。所以說……他的手下還有其他內鬼!倭人首領疑神疑鬼的懷疑著自己的手下,之前回去帶人的那個手下儘管說自己冤枉,但是事情總要有個人承擔責任的,所以還是被倭人首領處決了,但是其他人,卻還要仔細觀察。而裝作倭人將訊息傳遍了整個海域的大晉外交官員,卻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想要將倭人一網打盡,怎麼可能不早做準備?這個官員以及隨行的早就被馴化的倭人,就是大晉的又一重佈置了。而那些遠在其他海域的倭人最開始還懷疑這些人騙他,但是寧可信其有,在集結了手下之後密切關注,發現最大的這個勢力真的在大晉佔了一塊地盤的時候,怎麼可能不來分一杯羹?這也就是這些人與這個倭人首領的勢力一塊前來的原因了。這些暫且不提,而多了幾個勢力的倭人絕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簡單,破壞力簡直以幾何狀況提升。雖然已經及時疏散,但是總歸還有一些照顧不到的地方,或者有一些固執己見的人不肯離去,以至於及時足夠小心了,還是有百姓因為倭人死去。“進攻吧,將軍!”確實,如果等到那新來的倭人再將自己的手下帶過來,那樣的大餐會更豐盛也更美味,但是在等待大餐之前損失的百姓,卻是他們的切膚之痛。就算是十個倭人,在他們的眼裡,也比不上大晉百姓的一條性命。所以——“進攻吧,皇上!”“準!”倭人們還在享受最柔軟的臥榻,最豐美的食物,最璀璨的珠寶,最美妙的歌喉,全然不知,這已經是他們最後一次享受了。所以當屠刀揮起的時候,這些倭人還猶自不可置信,怎麼回事?這些晉軍是哪來的?這些晉軍不是正在和世家打生打死嗎?他們還收到了世家的信,譴責他們忘恩負義,不信守承諾的資訊。他們還在心裡面嘲笑世家的愚蠢,然後回信給他會支援的。他們還在扯皮到底誰去支援,怎麼支援,一個勢力出多少人支援的事情。怎麼就到現在這一步了?晉軍怎麼可能繞過世家,來打他們?那些世家呢?在幹什麼?只是雖然心裡震驚,但是倭人們知道,眼下並不是震驚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反擊!逃出去!只要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