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因地制宜
道遠路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8章 因地制宜,國運:從末世開始帶飛大夏,道遠路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建立希望生存基地,收攏各國天選者,只是計劃的一階段。
而計劃的二階段,是持續收攏分散於各地的倖存者,將其中的科研人才找出來。
接著建立科研所,開始從太空蟲族和機械生命的身上剝離各種科研成果。
這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科研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不過,關於如何收攏分散在各地的倖存者,確實是一個大問題。
對抗太空蟲族和機械生命,不可能只靠天選者。
而普通人想要在最短的時間裡,擁有可以勉強抗衡這兩個種族的力量。
最簡單可行的辦法,就是研發各種強大的武器裝備。
比如說:真正的機甲!
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方澤特意找到了嚴世傑教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需要一支可以對抗太空蟲族和機械生命的部隊。”
“強大的機甲,顯然是最容易實現這個目標的辦法。”
“因此,嚴教授,要重建一支機甲部隊,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除此之外,方澤還給了嚴教授另一個任務。
——即刻成立希望生存基地內的第一座科研所,開始研究太空蟲族和機械生命遺留下來的各種東西,其中的重點,自然是它們的軀體。
太空蟲族擁有強大的體魄,具備被研究的價值,也很有被用於各種實驗的天賦。
而機械生命的所有科技力量,都體現在它們的構造上。
只要能把各種機械生命的構造研究透徹了,複製其中的科技,再舉一反三,不是什麼難事。
“成立科研所,我沒有問題。”
“可是,方先生,希望生存基地內現在一窮二白,就算成立了科研所,咱們現在也只有人,沒有任何儀器可用。”
“到頭來,還是個空架子。”
嚴世傑聞言,很冷靜地分析了現在的情況。
接著將話題轉回到機甲部隊的身上:“至於建立機甲部隊,要從頭開始的話,我只能說,很難。”
“甚至比成立可以投入生產的科研所更難!”
這番話不是推托之詞。
工業確實是這樣的,一步一個腳印,必須要把前置科技樹點上了,才能進行下一步。
而現在的希望生存基地裡,科研人才確實聚集了不少。
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光有科研人員,卻沒有任何實驗儀器,方澤交代的任務,那就是在為難人。
那些科研人員可沒有憑眼力來分析材料組成的能力,更不可能徒手拆掉太空蟲族和機械生命留下來的遺體,至於靠人力測試這些材料的各項資料,更是扯淡。
他們能做的,只有在科研所外面乾瞪眼。
同理。
想要組建機甲部隊,前提條件,就是要有機甲生產線。
而想要造出合格的機甲生產線,需要點出來的前置科技,可就太多了。
所以嚴世傑才會一臉的憂鬱。
方澤將這些任務交給他,說明是信任他。
可是問題在於,這份信任的重量,實在是太大了,他現在還真沒能力扛起來。
“嚴教授,你的話,言之有理。”
“希望生存基地現在,確實是一窮二白,什麼實驗儀器都沒有。”
“機甲生產線也是空談。”
“不過,你若是能告訴我你需要什麼樣的實驗儀器,其工作原理是什麼,有什麼樣的作用,以及機甲生產線該如何製造,我應該可以全部幫你手搓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