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四葉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頁,農門喜事:夫君,來耕田,四葉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關於縫合,關於手術,李海棠一個人手忙腳亂,她需要助手,至少能幫忙消毒,遞剪刀。開膛破肚,遠遠超越正常人心裡承受能力的範疇,就算是個五大三粗的漢子,也難免會變成軟腳貓。“我真的行嗎?”立夏想做點事,也想幫助窮苦的病人,可她不認為自己有那個能力,卻萬分信任李海棠。“行,一定行。”李海棠的人際關係簡單,就那麼幾位,春娘有家有口的,其餘的陳二嬸,只能做點雜活。大齊太缺少郎中了,這個時代的人又講究男女大防,無論是未成親的小娘子還是已經有娃的婦人,得了病症,有難言之隱,只能自己挺著。窮鄉僻壤的地方,重男輕女,村裡人始終認為,成親後沒有娃,就是婦人的問題,要忍受流言蜚語。立夏深有同感,憑啥都是女子的問題?生不出娃遭人詬病,被罵成不下蛋的母雞,母雞下蛋,也得看公雞行不行啊!想到此,她連連點頭,“就說那孫興,萬一再成親,他自己不行的,咋可能有娃?除非,他媳婦偷人。”只是有一點,立夏剛搬到下河村,來往鎮上不方便,要給李海棠打下手,就得和乾孃搬回來住。 紅褲頭李海棠辦事向來麻利,有想法馬上付諸於行動,不拖拉。眼下是年底了,鎮上有不少鋪子出賃出兌,她花點銀子,隨便找一家就行。醫館不像別的買賣,那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打響名氣,不愁客源。對於她來說,賺銀子是其次,李海棠就是有這個想法,讓更多人能接受西醫的理論,中西醫合璧,造福百姓。有名氣,有聲望,財源滾滾來。普通的百姓那點看病的銀子,都是在牙縫裡摳省出來,還不如在大戶那裡賺一票。但是讓她不收錢,也不可能,畢竟她不是開慈善堂,免費次數多了,讓人以為她是冤大頭,整個城的人都過來看病,李海棠非要累得吐血。“升米恩,鬥米仇,這話在理。”立夏附和,時間一長,感激的人越來越少,都當成理所當然了。以前她在老家的時候,鎮上有個樂善好施的大戶,年年冬日施粥,有一年大戶染上重病,就沒來得及佈施,結果呢,那些往年得到好處的人,上門吵鬧,讓人心寒。人窮志短,其中不乏刁民,這是避免不了的,做好事,首先考慮自己的承受能力,若是犧牲自己,幸福千萬家,李海棠還真沒有那麼高的覺悟。言談間,馬車很快到了白塔寺山腳下。每逢初一十五,周邊來此上香的百姓絡繹不絕,為此,山下還辦了個廟會。廟會就和集市差不多,賣些吃喝,大多數都是和禮佛有關的,香囊,桃木梳,手串,還有開光的玉佩,符紙等等。“陳二叔,天太冷了,我看前面有一家茶館,你過去歇息一下,喝點熱茶。”李海棠給了陳二叔一塊碎銀子,廟會有吃食,但是禮佛之人普遍吃素,麵條就是簡單清湯加幾片白菜葉子,不過上面點了兩滴香油,素淡的,看著有胃口。“不用,花那銀子幹啥啊,我去馬車上坐會兒就成。”陳二叔沒接銀子,主家對他大方,給他治療傷腿,現在每日吃喝不愁,卻沒做多少活計,他已經覺得愧對了。“孩子娘出門前給我帶了幾個大包子,我放在小火爐上熱熱,喝點茶水,吃的好著呢!”陳二叔心滿意足,那些大戶人家的車伕,馬車都上不去,小姐夫人們有這個忌諱,他們只能蹲個避風的角落等候。“陳二叔,銀子你先拿著,又沒多少。”李海棠堅持給銀子,現在時辰還早,她都不確定自己天黑之前能不能下山,總得給陳二叔留點應急的錢。廟會上小玩意不少,還有賣風車和小風燈的,鎮上和鹿城集市不多見,讓他給大丫和狗蛋買點小玩意兒帶回去。白塔寺坐落在一片群山之中,歷史悠久,群山周圍種著常青的松柏,白雪壓低了樹枝,露出隱隱的一抹綠色。“海棠,我幫你提著籃子吧。”立夏看李海棠包裹成圓球狀,行動不便,走路的姿勢,帶著幾分貴氣,覺得她雖然出生農家,肯定沒吃過一點苦。山下有賣香燭和油紙傘,那些來上香的小娘子,手裡拿著一把油紙傘,走在臺階上,自帶美感。“不用不用,我能行。”李海棠擺手,她一點都不嬌氣,兩人結伴而來,沒的讓立夏當丫鬟。至於油紙傘,根本不實用,雪花落在衣衫上,拍打兩下就下去了。“那你看著點臺階啊。”立夏上前攙著李海棠的胳膊,提醒她注意腳下。天空飄著小雪花,臺階上的積雪被香客踩得結實,短短的時間,又鋪上了一層。通往白塔寺的山路陡峭,兩邊有專門的鐵索,不少年紀大的香客,拉著鎖鏈,一點點地向上爬。沿途,李海棠遇見好幾個人,幾乎是一步磕一個頭,滿面虔誠地向上,額頭上紅腫,他們卻不在乎。“心誠則靈,一步一個頭,必然有所求吧。”立夏嘆息一聲,個人有個人的苦楚,日子過的沒希望,只能把精神寄託在神佛保佑上。“噓,你可別亂說。”穿越前,李海棠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現在則不然,不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