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之不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頁,重生之良婿+番外,求之不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方槿桐歡呼雀躍:“上次我同如峰,思南去定州的時候,還聽大伯母說,年關想帶長房一家來京中,一起過個熱鬧年呢,二姐姐要是也回來,那家中就真熱鬧了!”方槿玉也歡喜:“是啊,像小時候一樣。”小時候,大伯父大伯母在京中,大哥,大姐,二姐都在家中,年關的時候,一家人圍在苑子裡看煙火,吃年夜飯,拿長輩給的紅包,記憶裡,全是歡聲笑語。思南也跟著鼓掌。小孩子都是喜歡熱鬧的。這端光顧著說,裁縫師傅可急壞了。“三小姐,方才還沒量好,現下又得重來。”姿勢變了,怕尺碼不準,給大戶人家做衣裳,都得仔細些,裁縫師傅擔心出紕漏。方槿桐目露歉意,這才重新配合。不過就在袁氏一側,還能一面量體,一面說話。家中的用度都是袁氏在管,袁氏朝裁縫師傅道:“一人多做兩套吧,今年年關家中人齊,多做些喜慶的。”裁縫師傅趕緊應好。思南又歡喜拍手:“好耶好耶。”一頭的方如南也跟著拍手,叫好。……晚些時候,在西苑用了午飯才回風鈴小築。思南去了北苑同先生唸書。方槿桐在外閣間歇了歇,隨手拿了本棋譜翻翻,阿梧給她斟茶來。“謝謝阿梧。”她嘴甜。阿梧笑:“許久都沒見小姐看棋譜了。”心不靜,哪裡看得進去?從五月到九月,她才有心去翻棋譜。只是棋譜沒翻兩頁,苑中的小丫頭匆匆忙忙跑來,手中捏了一個信封,說是先前有人在府外給小姐的。連是誰都沒說,方槿桐莫名。而這信箋上的字跡,她似是也不曾見到過。拆開信來,也只有寥寥幾行字。真是奇了……方槿桐放下信來。“怎麼了?”阿梧見她一臉莫名。方槿桐攏眉:“怪了,景王殿下約我下棋?” 景王景王此人, 方槿桐還是有些印象的。每年初一, 她都會跟隨爹爹入宮拜年, 景王也是其中,故而她也算是見過景王的。只是景王,旭王, 惠王等人她雖在見過, 旁人卻不一定會對她有印象,若有一日在宮外碰見照面了, 興許對方都喚不出她的名字來。她雖自幼和陽平是玩伴, 可女眷和皇子之間有天壤之別。更何況, 多事之秋, 景王會忽然約她下棋做什麼?阿梧也驚訝:“景王……可三小姐都不曾和他接觸過。”每年入宮拜謁,阿梧是不會同她一道進宮的, 所以阿梧說她不曾接觸過景王, 也是說得通的。方槿桐沒有反駁,只是捏著這封信晃悠悠發呆。“景王約小姐去何處?”阿梧好奇。方槿桐也不瞞她:“踏月樓。”踏月樓?阿梧自然聽過。踏月樓本就是京中對弈下棋的風雅之地,閒人不多,去得都是喜好棋藝之士,也能見到不少名流。小姐早前想去, 只是礙於女裝,又央求了老爺多次,老爺才同意她女扮男裝去過一次。可即便是風雅之地, 也難免出岔子。加上京中本就是龍蛇混雜之地,元洲城離京中又不過幾日腳程, 許多對弈的盛事都習慣放到元洲城內的清風樓去了,這京中的踏月樓也就成了京中子弟們對弈消遣的場地了。故而初初聽到踏月這三個字,阿梧都有些震驚。能邀三小姐去踏月樓,說明對方是在投其所好。可邀三小姐去的是踏月樓,說明並非真的好奇,對其中緣由知曉得不深,否則也不會約在踏月樓,換言之,那景王約小姐根本就不是對弈的事,無非是打著對弈的幌子罷了。連阿梧都聽得出來,更何況方槿桐。“先去問聲爹爹再說。”方槿桐放下信函。眉頭微微攏了攏。五月初,君上大病。沒過幾日,君上就將監國大權交由了太子。這京中的暗波湧動才鬆懈了些。似是各個都在靜觀其變。爹爹身為大理寺卿,雖名為國中最高的司法長官,可在諸子奪嫡的局面下,整個大理寺都難免被人當做棋子使,爹爹如履薄冰。太子監國後,朝中雖然風平浪靜,可在大理寺這頭,還是免不了有人在試水。說試水,是因為暗潮湧動,卻起不了大的波瀾。可這節骨眼兒上,景王邀請她做什麼?坊間的傳聞最是一日千里,她不能擅自給爹爹添亂子。……思緒間,行至勢坤樓門口。“爹爹呢?”她並未見到書房內有人,不過打掃的粗使丫鬟。丫鬟道:“老爺不曾回來過。”方槿桐眼睫眨了眨,爹爹不在,朝中之事素來不知多久,她在勢坤樓這裡等也無趣。方槿桐朝丫鬟道:“那若是爹爹回來了,你讓人來告訴我一聲。”丫鬟福了福身,應了句是。方槿桐領著阿梧離開。阿梧嘆道:“老爺近來似是又開始忙了。”是啊,連阿梧都看得出來。阿梧又道:“也不知,是不是太子監國的緣故?”方槿桐睨她:“有些話,出了府便不能亂說。”阿梧趕緊捂嘴。方槿桐斂了目光,其中京中百姓對太子監國本就頗多微詞,像方才阿梧這般的言論在民間本就屢見不止,太子德才不配,是怕會有損長風國運,可終歸,這些不能由方府裡的傳出去。“知道了,三小姐。”阿梧也是近來四處都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