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墨沉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頁,七十年代為軍嫂,暗墨沉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誰知道知青下鄉是來幹活的,還是下苦力的農活,早知道這樣,寧雪肯定死活不肯來的,誰讓她那時無知呢。寧雪來到農村受了不少苦,要不是沒知青辦批准,他們沒法回家,寧雪早就返城了。其實寧雪躺在床上這幾天,就一直在琢磨返城的辦法,只是一時沒想出好辦法而已。恰好寧偉的話讓寧雪給聽見了,她早忘了自個裝病的事,三步並作兩步衝到寧馨面前,急切地問:“你去衛生室工作了,怎麼去的,你們村的衛生室沒有人嗎?”寧雪的言外之意很明顯,如果原來衛生室有人,村裡怎麼肯把這種輕快的工作讓給她。衛生室的工作相比干農活來說,天天坐在屋裡,給病人看看病開開藥,風吹不到雨淋不著,確實是個好工作。如果不是高和平醫術不行,村支書萬不能把高和平調走。寧馨一見寧雪,就打量寧雪的臉色,一下就看出她的病好得差不多了。本來她還想給寧雪把脈看病,看來用不到了。寧馨見寧雪沒事,也放心了,笑著回話:“我不是從小跟外公學醫嗎,村支書知道我會醫術,就把我調到衛生室工作了。”65年,領導人提出“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然後各村選出人去培訓,有醫院的醫生給這些人培訓,那時叫“半農半醫”,實際就是全天去培訓學習醫術。至於被選去學醫的人,都是各村家庭成分好的、有文化且文化程度高些的。當時貧下中農上學的人跟鳳毛麟角一樣稀少,其實人選比較好定,畢竟村裡上到初中或高中畢業的人不多。不像當兵名額,很多年輕人只要身體素質過關,就能參加徵兵驗選,競爭者比較多。高和平就是其中一個幸運被選去學醫的人,可惜他在醫學方面確實沒天分,浪費了這次難得的機會,學了個一瓶子不滿半瓶子逛蕩。他膽小,怕給人看錯病,只要看不了的病就讓人去縣城看。其實大部分被選中的人還是非常珍惜這種機會的。要不是高和平看病不行,也就沒有寧馨靠醫術上位的機會了。這不寧雪看到寧馨臉色一如既往得好,心裡就泛酸,等她確認寧馨在衛生室工作時,心裡立馬就跟打翻了醋瓶子一樣,酸死個人。“你能讓村支書看中,運氣真好啊!”寧雪這話說的有點陰陽怪氣的。她覺得寧馨可能暗地裡賄賂了村支書,才得來清閒的工作。寧傑看親妹妹臉色不對,話說得不好聽,馬上補救說:“馨馨從小就跟她外公學醫,肯定是有兩把刷子,才讓領導看中。”寧雪撇了撇嘴,一副不服氣的樣子。她認為寧馨是學過中醫不假,可是學過醫術不代表就會看病,寧馨才多大,就能給人把脈診療了?像她這個年紀的,應給給人當學徒還差不多。學徒工代表沒出師,怎麼有本事給人看病呢?這就是讓寧雪不服氣的地方。她當然不知道寧馨有上輩子的治病經驗,現在把寧馨放到村衛生室給人看病是大材小用。農村人都捨不得花錢看病,小毛病就忍著,就算感冒了也是挺著,除非是病的嚴重才會找醫生開藥。所以說寧馨的工作應該相當輕鬆,只不過寧馨瞭解農村的醫療條件,知道大家夥兒怕花錢的心思,給人針灸不要錢。而她治病確實有一套,大傢伙見療效不錯,那些得了腿疼脖子疼的人才找她針灸。反正針灸不花錢,也就是抽點空的時間,就能讓寧醫生幫忙看看。就這樣,寧馨才忙起來,而且是在村民下工後才忙。因為在上工的時間,大多數人都去地裡幹活,找她看病的人並不多,除非是在家幹家務的老太太,或者行動不利落的人找她看病。寧傑怕妹妹看寧馨有了輕鬆的工作,心裡不好受,就聊起別的話題。可是寧雪偏偏不相信寧馨有給人看病的能力,就問起她工作上的事。“你在衛生室都幹嘛,給人開藥啊?”寧馨倒是沒藏著掖著,痛快回答:“嗯,有人來看病,先給人診脈,該吃藥的給開藥,該針灸的給針灸。”反正這些她都學過,也不怕人查。只不過她以前很少給人看病而已。寧雪睜圓了眼,大驚小怪地說:“你還會給人針灸。”在她看來,扎針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她從小就怕打針,小時候生病打針能哭得驚天動地,每次大夫給她扎針,她腿腳亂蹬,得大人把她按住才能讓大夫給她扎針。長大後,她還是怕打針,只是沒有那麼嚴重,但是每次一想到大夫用針頭對著她,她就腿軟,恨不能暈過去。寧馨竟然會給別人針灸?雖然寧雪沒針灸過,也知道針灸是個技術活,一般的大夫都幹不了這個,除非是專業學過的。看來寧馨的姥爺把真本事都傳給她了,還真是一點都不藏私,不是說家傳醫術一般都傳男不傳女嗎,寧馨的姥爺倒是開明。雖然寧雪知道寧馨跟她姥爺學過醫,她以為寧馨也就背背醫書和方子,辨別藥材診診脈而已。她沒想到寧馨竟然學過針灸,而且會給人看病了,她啥時候變得這麼厲害了?想到這裡,寧雪的酸澀心情卻變得好點了。她覺得,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