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棉花糖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頁,我愛種田,拉棉花糖的兔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糊了:連農奴都能分到糖,難道老爺挖到金礦了嗎?抱著這樣的疑慮,一家人坐在一起分享著小孩兒手裡的木棍絞糖糊,看著孩子給他們演示如何把糖絞上去,整個莊園都充斥著快樂的氣息。不愧是貴族老爺們才能享用的奢侈品,不愧是教士老爺說,唯有天上才到處都是的美味,舔一口整個人心情都變得不一樣了。只是誰也不捨得一次吃完,留下來時不時舔一口,就跟打雞血一樣。好在這種情形也沒有持續很久,不久的將來,至少在諾森伯蘭,糖糊不會那麼奢侈。……剩下的糖糊,崔棲潮留一點給蘭斯和城堡裡僕人的孩子,其餘捐到教堂。糖是怎麼來的,瞞得過別的人,瞞不過就住在莊園裡的教士威廉,他遲早會知道。好在威廉基本屬於利益共同者,他在驚訝於那些甜菜居然可以製糖之餘,快樂地享用起了糖糊。雖然教士享用得起蜂蜜,但誰不想得到多一些糖。威廉知道後,其他莊園裡的人民也逐漸知道了這件事,原來他們加緊收割的甜菜,就是製作出紅糖的原料,並非老爺挖到了金礦。當然,有個糖坊,和擁有金礦說不定也沒有很大區別……“老爺心地善良,難怪能做出糖。”“沒錯,一定是因為老爺心善,所以神賜給他糖。”“咱們跟著老爺,還有糖吃……”“別提了,之前糖坊選人,我本來有機會的,早知道應該爭取,聽說,糖坊的人拉了好多甜菜渣回去餵豬。”從之前對甜菜的不瞭解,到現在的依然不瞭解,但大家有了一個概念,能夠製糖的作物肯定是好東西,餵豬豬也能長得又好又肥。這樣的好事,怎麼沒有攤到他們身上?糖坊要開下去,這些工人肯定是固定的,不會隨意換了,除非擴招,那這個職位,很可能就成為世襲,他們的兒子、孫子都能靠著製糖的手藝活了。想想當初選工人的條件,不就是勤勞老實肯幹,這可把人悔死了,只恨當時沒有表現一番,或者提前給莊頭送禮。否則,今天得意的就是他們了。那些在糖坊工作的農奴,提起自己看到了多少糖摞在一起的盛況,看樣子能聊上一整年。他們領回去甜菜渣,老爺還吩咐了,不能盡給豬喂甜菜渣,喂太多對豬也不好。塘坊工人數量又不是很多,家裡的豬也就那麼一到幾頭。如此一來,工人們只好分給鄰里,這餵豬的飼料嘛,鄰居就用什麼柴禾、豬糞、幫忙擔水之類的作為交換。一時之間,村莊裡也交易得熱火朝天。放在以前,可能甜菜渣都有人試著煮來吃,哪能當做豬飼料去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