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醉酒花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5頁,[明]給朱元璋當義子的那些年,醉酒花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元璋捶捶腦袋清醒清醒,讓人悄悄盯緊陳野先的動向,一有不對立刻回來告訴他,到時候證據確鑿,少不得治他一個擾亂軍心的砍頭之罪。 郭天敘不清醒,他可清醒的很。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朱大帥的安排沒來得及派上用場,陳野先就已經露出獠牙不裝了。 老陳帶著他的舊部負責進攻東門,那傢伙提前和城中守軍商量好,看上去打的激烈,其實根本沒怎麼打。 前官軍現紅巾軍一路凱歌攻進城門,這時候郭天敘和張天佑負責的南門還沒有攻破,陳野先一個訊息送過去,那倆大傻子想也不想直接自投羅網,剛衝進東門就被官軍甕中捉鱉射成了刺蝟。 官軍打了那麼多敗仗,這回好不容易有了將淮西紅巾軍徹底殲滅的希望,一個個嗷嗷叫的往前衝,殺的紅巾軍四散潰逃,即便有朱元璋親自號令也穩不住情況。 敵眾我寡,眼看已經無力迴天。 朱元璋抹了把臉,他大概知道天音為什麼提到那麼多人都沒有提到他了。 淮西紅巾軍要是在攻打集慶的時候反被朝廷剿滅,史書上當然不會記下他們這些失敗者。 哦,不對,可能也會記下來,當笑話記下來。 沒準兒下次光幕再出現的時候就會說道,【當時淮西還有支紅巾軍,那支紅巾軍的首領很蠢,同一個坑能跳進去兩次,攻城失敗不說,三個大帥都被城裡的元軍給反殺了,這是反面教材,大家不要和他們學。】 同樣是起義軍,人家劉福通流芳百世,到他朱元璋就是遺臭萬年,他是得罪老天爺了嗎? 朱元璋的運氣比郭天敘和張天佑好, 那倆人活著進城死著出來,朱元璋雖然狼狽,但是好歹還保住了性命。 因為元軍降將臨陣倒戈, 紅巾軍落得個慘敗的下場, 不光都元帥郭天敘和右副元帥張天佑陣亡, 還丟了先前打下來的句容和溧水,只能被迫退守溧陽。 集慶府包圍圈被打破,辛辛苦苦打了幾個月,一朝回到解放前。 將士們一個個垂頭喪氣,前有集慶城中追出來的苗將楊完者不花,後有一看局勢發生變化立刻攻佔採石磯的蠻子海牙,前有狼後有虎, 老天都不給他們留活路啊。 要是沒有蠻子海牙截斷他們的退路, 他們還能渡江退回和州, 即便將來再渡江南下的可能微乎其微, 也好過現在這樣提心吊膽。 他們自己戰死就戰死,怕就怕蠻子海牙轉過頭來攻打和州屠殺城中百姓。 他們的家眷都在和州,兵力又都集中在長江南岸攻打集慶,蠻子海牙的水軍擋在他們之間,他們就是想回防也鞭長莫及。 更何況眼前還有個窮追不捨的楊完者。 楊完者不花,聽名字就知道不是純正的蒙古人, 而是漢人漢姓取了個蒙古名。 那傢伙原名楊通貫,武岡路赤水人,乃是飛山蠻首領楊再思的後裔, 世道還沒這麼亂的時候他就開始操練十里八村的苗家少年。 當年起義軍還沒砸出什麼水花, 他麾下已經有苗兵數萬。 後來天下到處都是起義軍,朝廷打了這邊打那邊實在忙活不過來, 下令地方自己組織兵馬鎮壓叛亂,楊完者他爹楊正衡雖僻居湘西南,卻也想雄踞一方,於是再次招兵買馬,打著祖輩曾受過朝廷封賞的旗號率領兵馬前去為國平亂。 他們祖輩受過朝廷的恩惠,現在朝廷有難,他們心懷感恩自備糧餉、衣裝為朝廷分憂,朝廷還不得感動到哭出來? 當時元將陶夢禎在湖廣一帶組織軍隊鎮壓起義,看到楊家父子帶著浩浩蕩蕩殺氣騰騰的苗軍前來投效高興不已,當即升楊正衡為幹戶,讓苗軍為前鋒為他衝鋒陷陣。 楊家父子沒有讓他失望,沒過多久就把被徐壽輝打下來的地盤給奪了回來,還救下了大元威順王寬徹普化的兒子並把人送歸大都。 苗軍一戰成名,楊正衡授為潭州路同知,旋升湖廣右丞,其弟楊正仁授為湖廣都元帥副使,楊通貫授湖廣副都元帥,其他楊家兒郎一併加封,可謂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大都的皇帝為嘉獎楊家兒郎“克全忠義”,給通貫兄弟倆一人賜了個蒙古名,他哥改名叫楊伯顏,他改名叫楊完者不花。 楊完者走的路子和陳野先一樣,都是鎮壓義軍有功才升官加爵。 之後苗軍兵分兩路,一支由楊正衡統領進攻粵西,一支由楊完者統領開往江浙。 楊正衡那一路兵馬出師不利全軍覆沒,此後苗軍便盡數由楊完者來統領。 楊完者此人能文能武,謀略才智遠出常人,如果讓他繼續發展下去,很可能南邊的起義軍被滅掉又多了個朝廷管不住的土皇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