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大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頁,黎城往事,鬱大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為一地的父母官,我由衷的感激他們,尊敬他們。沒有他們,就不可能有我們黎城的未來。”一眾村民熱淚盈眶,有些婦女甚至低聲抽泣起來。“我在省城的時候,曾經跟貴單位的袁總談過,以五千元每平米的補償標準付給程家村的父老。”譚家霖繼續說道,“這件事,黎城市政府跟一建集團簽署了合作宣告,是有明文可查的。不知道怎麼回事,我剛才聽說補償款變成了兩千一平米,村民們情緒都很激動,所以就過來看看,是不是哪裡出了紕漏。”施華標介面道:“譚書記,是這樣的,我們算了一筆賬,發現之前的補償方案不太合理。比如說一百平的房子,按照五千一平米的標準補償,村民也只能拿到五十萬。可是黎城的商品房均價現在已經是八千元一平米了。就算拿到這筆錢,村民們也買不到好房子,我們不想讓村民左右為難,這才自作主張,決定賠付他們一套新樓房,再支付每平米兩千元的補償款。”柯錚亮點點頭,也跟著說道:“也是我們工作做的不到位,沒有事先跟村民溝通清楚,所以引起了誤會。您放心,我們黎城分公司一定尊重村民的選擇,要錢的,我們打款。要房的,我們撥房,絕不會讓村民們吃虧。”譚家霖讚許的笑了笑,說:“既然柯總如此替村民們著想,那我就先代他們謝謝一建集團了。”柯錚亮急忙擺手,道:“不敢當,不敢當,譚書記,千萬別這麼客氣。”譚家霖轉過身來面對著程家村的村民,大聲說道:“大夥們,剛才我跟柯總談的話,你們都聽到了嗎?”村民們異口同聲的答應道:“聽到了,謝謝譚書記。”譚書記雙手下壓,示意大家安靜下來:“為了黎城的發展,拆遷以及新建,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你們做出了犧牲,市政府都看在眼裡。其實,新興建的區域才是黎城最有發展潛力的地方。你們有些人對自己的家念念不忘,這是故鄉情啊,我也有老家,感同身受!但程家村並沒有消失,市政府早就決定了,新樓盤所在地的名稱,還是叫程家村。”掌聲如雷鳴一般響了起來,很多村民都興奮的流下了眼淚。至於之前趕製的條幅,早被扔在了地上,踩的滿是泥土。程黎平嘆了口氣,他和其他的村民一樣,根本不想離開程家村。不管它是以前的貧瘠郊區,還是未來的高階商務區,程家村都是他的故土,都是他的家。回頭看了一眼老爸,老爸正和村裡的老醫生低聲說話,時不時的抹一把眼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