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大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1頁,黎城往事,鬱大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富不富足,至少不會再像以前一樣欺凌弱小,對於社會來說是一種福音。吃完飯,給父母說了一聲,程黎平開車前往高鐵站。高鐵站位於莽蕩山北側,距離城區大概十五六公里。時間還早,路上不堵,開過去只用了二十來分鐘。行駛在路途上,看到大片大片的麥田裡綠油油的一片,程黎平的心情也跟著歡快起來。他從小生在農村長在農村,那時候程家村還有耕地,家家戶戶都要種田。直到程黎平開始讀初中的時候,為了支援煤炭開發,耕地才被政府收了回去。所以麥田伴隨著程黎平長大,是一筆很濃重的回憶。田梓橙的車子還得兩個多小時才能到,程黎平便坐在車裡處理了一些生意上的事情。遠方面粉集團出了這樣的事,必須得給新加坡的客商一個解決的辦法。既然光明粉業已經伸出了獠牙,想要保全遠方面粉集團,肯定會有一定難度。程黎平把這邊的情形跟鄭彤說了一遍,鄭彤思考片刻,說現在的解決方案只有兩個,一是儘快在內地新成立一家公司,把遠方面粉集團的生產線引進來,不再使用他們的商標品牌,照常生產,按時交貨。只要產品質量沒有問題,相信新加坡客商會接受的。二是儘快退還訂金,額外賠付違約金,取得新加坡客商的諒解,只不過如此以來,以後再想達成合作就不太樂觀了。程黎平想都沒想,直接選擇第一個解決辦法,只要手裡有錢,歡迎自己去建廠生產的地方多了去。打電話給周壽昌一商量,周壽昌說:“理論上沒問題,可是公司辦下來需要時間,新找場地、安裝生產線也需要時間,延遲兩三個月交貨,不知道人家會不會同意。”程黎平再打電話給鄭彤,鄭彤說需要跟對方商量,回頭達成共識後再跟程黎平回電。程黎平應了一聲,收起電話,站在出站口旁邊靜靜的發呆。幾分鐘後,突然有人用一種不可思議的語氣叫了一聲:“程總?”程黎平扭頭一看,從出站口裡走出來一男一女。男的三十來歲年紀,面色發黃,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女的嬌俏可愛,個頭勉強一米六,烏溜溜的大眼睛在程黎平身上轉來轉去。程黎平哈哈一笑,上前跟兩人握了握手,道:“郭記者,程記者,好久不見。”原來這兩人是京城報社的記者郭鐵和黃程卓,去年在黎城待了一兩個月,把王智浜的公司老底子掀了個底朝天。郭鐵很沉穩,問了聲好便不在說話。黃程卓性格很開朗,當即就從隨身的小包裡摸出錄音筆,道:“程總,我們是從陝西趕過來的,正想採訪你呢。”程黎平笑道:“在這裡,不太合適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