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後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章 進鮮船,大周門閥,俊後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成。敵樓的頂脊鋪著一層層的烏瓦,質量比東山城一些富戶家裡的瓦當都要上乘,而在屋脊兩端還坐著嘲風、睚眥之類的龍獸雕像。

扭過頭,趙無咎牽著騾子,迎面看見的便是一條四丈寬窄的“騾馬道”。這是按大周營造形制的說法,和東山縣城有且僅有的“步道”不同,敖倉城的主路都是“騾馬道”——道路底下都經過夯土硬化,路面則是用一條條長短不一的青麻石條拼接而成,並用河灘裡撿來的鵝卵石補綴了空隙。

,!

“騾馬道”上的車馬絡繹不絕,行人摩肩接踵,一輛輛堆滿貨物的寬尾廂車在趙無咎眼前搖晃。

那些貨物不是湖綢,就是蘇絹,甚至還有更加名貴的蜀錦,看來這地方有很多跟著漕船從南面來的客商。

而在主幹道路兩旁,則開著兩排“廊鋪”。除卻酒肆食攤、引車賣漿之流,更多的還是用於抵押貨物以換取資金週轉的質庫典鋪,以及專門寄售物品的寄付鋪、解櫃坊。

這些店鋪旗幌交錯,匾牌相鄰,店裡的僱工學徒全都站在門口,用盡力氣使出渾身解數賣力吆喝。

走了半日,肚子也有些餓了,趙無咎乾脆就找了一家面鋪子。坐下之後喚來過買(店小二),要了兩碗羊肉湯餅,外加烙餅兩張,鹹菜若干。

等到吃食上來,店家還給他端過一個蒜汁罐子,蒜汁用搗碎的蒜末、醋醴、鹽粉、蔥薑末、茱萸籽加以調和,或許是為了照顧南來的客商,裡面還加了一些水芹丁。

“吃麵不吃蒜,滋味少一半,這道理看來還真是放之四海而皆準。”

趙無咎樂呵呵地想著,然後又拿出一塊昨夜烤的虎肉乾,隨即便開始大快朵頤起來。這幾日趕路吃的都是乾糧,吃上口連湯帶水的熱乎飯菜,也是一樁人生樂事。

用過午飯,趙無咎不欲在敖倉多做駐留,他想要趕緊去河邊渡口尋一艘進鮮船,搭乘這種快船直接北上洛京。

進鮮船,指的是一種專門從南面運送鮮貨貢品到洛京的漕船,這種船普遍體量都不大,運的貨物也都是供給洛京貴人們吃的、南方特產的生鮮水果。

趙無咎之所以知道敖倉有這種船,也是老道士李淳風的指點。老道士告訴他,只要搭上一艘進鮮船,短則兩日一夜,長則三日,必定能抵達洛京城。

進鮮船在沿途在其他地方,除非遇到堰隸閘關需要等候水位,其他時候都是不停的。它們只會在敖倉北上時,船老大臨時停靠幾個時辰,用來檢修船隻——濟水漕運不能有沉船,靠近首善之地的洛水更不能有,因此就是進鮮船也得接受檢查。

這時候,船老大要忙於船務,而負責押送貨物的綱首則正好整理貨物。

那些從南方運過來的、腐爛或者品相已經不好的鮮貨會被當場處理掉,只留下最好的鮮貨運往洛京。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些不大的進鮮船,在敖倉這裡才會出現空位。往往只要給船上的綱首和船老大一筆銀錢,就能在此地搭乘上進鮮船,更快、更便利地趕到洛京。

進鮮船停靠的泊地很好找,在敖倉濟北城以北,尋得一處聚集大量人頭的地方便是找對地方了。

因為進鮮船拋售“臨期”的鮮貨,所以吸引了很多人商人前來挑選一些對自己有用的東西,而這些商人也吸引一些引車賣漿之流,在此地形成了一個沿這碼頭的小市集。

趙無咎牽著兩匹騾子,走了過去,一時間惹來了不少竊竊私語。他這副身板很難不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小哥,你這騾子願意割愛嗎,易手就給你五貫錢。”

“甭聽他的,界倆大牲口看著就是從軍中替換下來的好貨,一共六貫錢,放心小哥,我也給你現錢。”

敖倉的商業氛圍,明顯比東山縣強多了。趙無咎覺得,以他這種壯碩的身板,如果他牽著騾子在東山城裡亂逛,東山城裡肯定沒人敢於主動上前搭訕。

只不過,這兩匹騾子趙無咎肯定是不準備賣的,要是將其賣掉,騾子背上馱著的行李還得他自己來揹負。

趙無咎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終於來到了進鮮船的泊地。他的目光在碼頭上掃視,尋找著合適的進鮮船和船東。突然,他的目光被一個身影吸引。

那是一個身材魁梧、面板黝黑的中年男子,正坐在碼頭邊的一塊大石頭上,手裡拿著一顆鮮豔欲滴的荔枝,一邊品嚐著,一邊和幾個商人模樣的人討價還價。

他穿著一身寬鬆的白色長袍,外罩一件褐色的對襟短褂,腰間束著一條寬大的布帶,帶子上掛著一串銅錢和幾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凡人仙途

圈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