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後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7章 燕子津,大周門閥,俊後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夜深沉,登州府城裡一片闃寂。唯留幾許燈火,照亮訴衷腸的信封。

趙無咎奮筆疾書中。

“……祖母、阿爺、孃親安好,家中弄璋瓦否?吾在洛京一切順遂,吃飽穿暖,日瞰肉飯,時進春蔬。於國子學求學,幸得名師提點,治《尚書》,略通經義……”

隱去常常和戒尺親密接觸的悲慘遭遇,以及出使扶余的一些事情,趙無咎只是將自己在洛京的生活做了一番簡述,然後便寫好了這封家書。

因為已有數月未曾向家中寄信了,所以一回到大周境內,正好有登州府城內的驛傳可用,他想著乾脆在返回洛京前就寄一封信回東山縣。

翌日一大早,也沒有盤桓歇息幾日,這支剛剛從扶余回來的隊伍就重新上路。

因為登州府的刺史曾是郭老夫子的門生,所以他專門為其師長備好了舒適的車馬,郭老夫子只需要乘著馬車徐徐而行。

而趙無咎則乘著黑色巨馬,在驛道上縱馬飛馳。在車隊抵達永濟渠之前,他要提前趕到那裡為郭老夫子定好搭乘的船隻。

只要能上船,那麼他們就不需要再走陸路,而只需從永濟渠一路乘船行至洛水,然後在天津橋附近下船,就能踏上洛京的土地。

走水路無疑更快捷,也更加舒適。不過,因為團隊規模有些大,不可能像趙無咎之前去洛京時那樣搭乘一艘進鮮船即可,必須得單獨包下一艘漕船。

入冬之後,永濟渠雖然還未冰封,但是漕船數量也相對少了許多。

所以,想要包船,必須得讓人提前預定才行。

這支隊伍之中,老的老(郭老夫子),小的小(高仙芝),剩下的則大多是些攜帶大包小包東西的扶余使者。

像薛承譽那樣的輕薄公子,或許在塞外行軍時的確很靠譜,可回到大周境內,郭老夫子實在不放心把他放出去。於是,這件事就這樣落到了趙無咎頭上。

他騎乘著由旺財變作的黑色巨馬,身側跟著一頭斑斕猛虎來福,飛也似地一路從登州府趕路向了永濟渠。而且,他們不用避諱山嶺和河水阻隔,逢山翻山,遇水過水,比郭老夫子他們的車隊提前了足足兩日,半天工夫不到就看到了永濟渠旁載重的整齊固堤樹林。

當然,趙無咎也不可能光讓馬兒跑,不讓馬兒吃草。

這趟急行軍似地趕路之前,他就利用【調禽聚獸】這項神通,再加上從登州城裡藥鋪買的一些藥材,調製出了一批混雜了“真龍遺蛻”的大補藥丸。

直線距離一百多里的道路,他不僅給旺財和來福各吃了一顆藥丸,還給前者準備了一罈子高粱濁酒解渴、祛乏,為後者半路捉了只野豬填肚子。所以,當一人、一馬、一虎抵達永濟渠旁的一座漕河樞紐小鎮時,皆是神完氣足,有的是精、氣、神。

這座小鎮名為燕子津,臨河而建,兩岸完全被鱗次櫛比的商鋪、工坊與大小碼頭填塞。

行船至此,因為水位的變化,所以無論大船小舟都要“盤壩”——也就是將船從低水位的河水裡,用犍牛騾馬拉動絞盤,將其拉上堤壩,然後重新裝船之後,再滑入高水位的河水之中。

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才衍生出了大量依靠出賣苦力而謀生的漕工,這座小鎮由各地漕工們聚集而形成的。

當然,盤壩畢竟也有風險,有的時候纜繩崩斷、牛馬蹄子打滑,都可能導致漕船從堤壩上傾覆下來,輕則損毀船舶,重則傷人性命。

就在昨夜,這裡就出了一次事故。兩座盤壩的絞盤同時崩碎,導致兩艘漕船直接從高高的堤壩上滾落下來,船舶撞到地上傾覆破碎成一團。

不過,這似乎並未造成多大影響。仍舊各色尺寸的騾牛車馬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團成一個個小旋渦。入冬之後還只穿短褂褐衣服的力夫們一擁而上,在船主的呼喊聲中,為其卸下各自的貨物,再往船上扛去或者吊去。甲板上的船工們跑來跑去,一邊挨著漕吏的呵斥,一邊操弄船舷、放下跨板,還不忘跟旁邊的船隻拋去幾聲髒話。

看似滿眼混亂不堪,可就在這一片狼藉嘈雜中,卻依舊蘊藏著某種秩序。

這種規律看似縹緲,卻切切實實地驅動著事情運轉,不知多少個類似燕子津的地方,宛如一枚枚零件,確保了大周這個龐大巨人的血脈貫通。

趙無咎騎在馬背上看了一會兒,很快就有一隊荷刀執劍的差役跑了過來,將其團團圍住。其中有些人手上還拎著捕網,有人攜帶著弓箭。

不過,說是差役,可這些人不是地方縣衙部門裡的差役。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凡人仙途

圈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