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後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9章 詭案,大周門閥,俊後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扶余平定下來了,想我大周百姓,至少有三、五載太平日子可過。每每念及於此,唯有浮一大白,方可謂為開懷。”

說是酒宴,不過礙於燕子津的條件所限,其實也只有幾道菜餚可下箸,和幾壺濁酒可飲。

但是,那津令張孟將確是個好酒的,幾個菜就喝得舌頭都有點大了。

狄懷英知道自己這好友的脾性,也知道其志向可不是屈居於一津之地,當個小小的津令。

不過,在向趙無咎稍稍舉杯,為自己朋友無狀而告罪之後,他還是開口對張孟將直言:“孟將的願望是好的,可是恐怕大周最近依舊要有戰事。”

此言一出,趙無咎和張孟將都看向了他,臉上也全都露出了詫異神情。

趙無咎知道將要有戰事發生,是因為他是李隆千秋節宴上那場刺殺的親歷者,他知道那件事雖然秘而不發,但卻已經被定性成了蕃國的大論(宰相)祿東贊之子論欽陵行謀逆之舉。

除了那位聖人天子之外,朝堂上的那些大佬,也都達成了要出兵懲戒蕃國的共識。事實上,若非如此,他也不會有此次前往扶余的機會。

然而,這件事應該還不至於被區區一名大理石評事知道。當然,這並非是他看不起狄懷英的才幹。只是,國之大者,在祀在戎。討伐一國這樣的機密,誰人也不會輕易洩露出去。

所以,趙無咎才會有些奇怪,狄懷英是怎麼知道大周要出兵的呢?

“懷英何出此言,扶余一戰而定,大軍不日便將凱旋獻俘,為何戰事還不能平定下來?我知道涿郡那邊和塞外接壤的地方,之前也在鬧綠眉賊,不過不是有楊玄撼親自率兵去平叛了嗎?聽說那邊綠眉賊已經被殺得大敗,殘餘的一些匪寇也逃向草原。他們的結局無非也就是自甘墮落,最終化為塞外雜胡,不復華夏衣冠。”

狄懷英苦笑著搖了搖頭。

“我說得不是這兩樁事情,無咎兄弟,孟將賢弟,你們有所不知——”

接著,他就將自己為何會來到燕子津的前因後果,一五一十地和盤托出。

原來,狄懷英是辦差回來。和趙無咎的情況有些類似,他也“出使”去了。作為大理寺的評事,有些時候也需要出使地方,前去推鞠詳刑。

當然,需要驚動到大理寺的案件,肯定不是什麼小案子。

狄懷英出使的地方是高州,穿過大庾嶺一路向南,在嶺南道的最南邊。

不過,去那邊他可不是去吃荔枝的,而是代朝廷去處理一件影響到當地兩大世家之間的懸案。

“這個案子相當棘手,還不僅僅是因為涉及到兩大世家,更是和一外邦有關……”

狄懷英沉吟了一下,方才捋順了自己要想說什麼,因為這事實在是有些紛亂繁雜。

“……高州兩大世家馮家和林家。

前者不用說了,那位‘內庭宰相’高元植本來就是姓馮,其實也是馮家的本家。

而後者,則是在五嶺南北開枝散葉,盤踞了近千年的大家族。

他們之間的爭執是因一女子悔婚導致,而那女子姓範,並非是吾大周之人。其真實的身份,實際上是林邑國的公主。

只不過,前些年的時候,林邑國內發生了一樁大事,他們的宰相篡權,殺害了其國君主,自立為王。

這件事,此前大周並不知情,而我也是在高州調查案件的時候才得知了此事。

那個姓範的女子,便是林邑國前國王僅存的嫡女,被忠心的侍衛保護著逃到了大周高州居住,避難了數載。

或許可能是為了復國,此範姓女嫁給了馮家的嫡子,只是成親的當天卻突然悔婚,後來又傳出了嫁入到林家的訊息。

為此,馮家和林家交惡,彼此間開始了爭鬥,小到地方上的宗族械鬥,大到整個高州官場上馮家人和林家人互相傾軋,一州之際的政務都亂了套,這才引起了鳳台那些大人們的注意,著大理寺派人去查案。

我去了這趟,確實是解決了一些事。

至少,我探聽出了這個範姓公主的底細,知道了林邑國被宰相篡權的事情。

還有就是,幾經查訪之下,林家的那幾房嫡子確實沒有人娶到範姓女——傳出這個訊息的人也被我找到了,乃是那範姓女的一名僕人,人也已經被押送至洛京。

只不過,那範姓女,仍杳無音訊。

此外,林邑國現任國王婆羅多,就是那僭越稱帝的宰相,其使者在洛京也有意瞞報,而且也有和扶南沆瀣一氣的嫌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凡人仙途

圈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