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李思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頁,系統給我假劇本[快穿],李思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者有話要說:假吻233333333開始解密,這個故事好難寫啊,下個故事要浪起來! 說好的種馬呢?114等到燈火重燃,黑衣人早不見蹤影。賓客們驚魂未定,院子裡卻忽然多了許多男子,他們有些是安康伯府的侍衛家丁,有些則身著京衛營的制式服。領頭的青年身姿挺拔,秋晚一看還是熟人,潘寧什麼時候回京了?只見對方從容走上前:“各位還請稍安勿躁,方才有一名刺客潛入伯府,意圖對廣成縣主施以毒手,被伯府侍衛識破,如今縣主已被保護起來,而刺客卻偽裝成賓客再次混入你們中間。”眾人立刻慌亂起來,紛紛看向左右,相互之間離遠了一些。“本人潘寧,接吏部任命,代督查院偵辦此案,煩請各位勿要走動,配合調查。”“我們又不是刺客,為何不讓我們走?”有人見他年輕,出言反駁。“就是,伯府裡都有刺客,我們留在這裡豈不是危險?”潘寧面無表情,慢聲道:“安康伯府已經被京衛營徹底圍住,別說是人,就算一隻螞蟻也休想爬出去!”人群中一片譁然,安康伯忙出聲安撫,廣成縣主本是來散心的,誰知竟真的遭遇了刺客,還好潘寧早有準備,若是讓刺客逃掉,他簡直不敢想象皇帝的憤怒。“諸位,潘大人應有辦法尋到刺客,不會耽誤太久,還請各位體諒。須知皇上向來疼愛縣主,若是……”不少人心中一咯噔,都想到皇上視廣成縣主如親女,若是知道她差點被暗害,在場中人不但不配合抓捕刺客還鬧著要走,恐怕會找他們一一算賬。於是,不論學生舉子還是夫人小姐,都悄悄歇了心思,轉而問道:“那刺客是誰?可有眉目?”潘寧並不賣關子,直言道:“會元郎,還要本官來請你嗎?”秋晚腦中轟地炸響,其實潘寧還未開口,她心中便有所預感,但等到預感成真,她仍然覺得恍惚和難以置信,祈楓,可是這個世界本來的主角啊,怎麼會……不提周圍人如何震驚,一位藍衫青年施施然繞過花藤,慢慢走來,他神情鎮定:“大人,不知尋學生有何事?”潘寧上下打量著他,平靜道:“祈公子心知肚明,無需與本官做戲。”“還請大人指教。”潘寧見他不見棺材不落淚,心中也不意外,“本官知你決不會認,今日便請在座諸位做個見證,定讓會元郎心服口服。”他忽略祈楓面帶譏諷的笑,不急不緩說道:“在此之前,本官想讓諸位知曉,如今與會元郎有所牽扯的命案已有四宗。本官此前在嘉陵縣任縣令一職,某日……”潘寧將他偵辦的趙秋燕一案娓娓道來。“……此案人證物證俱在,殺死趙秋燕的人正是丫鬟冬梅。”院中人默契地轉向邱氏與秋晚,作為當事人之一,秋晚略有窘迫地點點頭,抬眼時恰好撞上潘寧的視線,對方眸光微閃,輕斂下眼底的情緒,復又與她對視,嘴角微微帶笑,感激中還有些別的什麼。秋晚情不自禁地跟著笑了,不知怎的,心裡某處像被羽毛撓過,竟是說不出的滋味。“此案兇手確鑿無疑,但有一事卻引起了本官的注意。”潘寧的聲音沉穩,語速徐徐,讓人不自覺聆聽得更仔細。當他說起林氏跪禮的姿勢像是宮廷禮儀時,秋晚也如旁人般愣住,心道難怪潘寧此前會暗查林家和林氏,原來另有隱情。“更意外的是,冬梅假借襲擊本官,暗中塞來一包紙團,裡面是一些地衣葉子,紙上寫著‘京城救兄’四字。她將此物便攜在身,顯然早有赴死的準備,而其中資訊晦澀,想來是她時間匆忙,又或者有別的顧慮,試圖故弄玄虛引本官探查真相。”院中諸人面面相覷,地衣,那是何意?“地衣那是一種無根植物,而京城中有類人則被稱作無根之人,那便是太監,能任用太監者只有宮中、各王府,以及各公主府。可一個縣城丫鬟為何會與高門太監有所牽扯?無根可是暗指她兄長的身份?再一聯想林氏禮儀的蹊蹺,本官認為此案或許還有隱情。”“因此,本官循著這條線索去查冬梅的來歷,同時也查趙家,尤其林氏。”潘寧又朝秋晚看了一眼,“本官從趙大小姐的丫鬟口中得知,冬梅入府可謂處心積慮。”他將當初玉英的話轉述,又道:“趙家只是一縣富戶,有什麼值得冬梅如此費心?她背後是否還有黑手?本官著人查訪大興牙行,發現冬梅的身份憑證竟是由賣她入府的牙婆偽造,而那牙婆在案發之日便失去蹤跡,捕快順著她的戶籍去找,竟然查無此人。”“冬梅的線索到這裡便斷了,趙家也沒查出什麼來,本官只能追查林氏的孃家,可林家六年前忽然遠遷彭城,由於路途遙遠,一時也沒訊息傳回。就在此時,縣裡卻發生了第二宗命案。”“死者是一名叫柳思思的妓子,她本是百芳閣的頭牌,在本該掛牌接客的當夜,被活埋於她的小院中,生生窒息而死。”潘寧將柳思思一案詳細說了,其過程聽得不少人面色發白,均震驚於兇手的殘忍,而他們也首次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