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李思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0頁,快穿之打臉金手指+番外,李思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孝驚道:“大人,是他先口出誑語——”府尹一臉正氣,向皇城方向拱手道:“當今皇上聖明,凡有大事莫不廣開言路,讓平民百姓、販夫走卒皆可知天下事,皆可議天下事。順天府門朝京中百姓,既公審此案,豈能不恤人言?蔽明塞聰?”堂中衙役書辦皆是一愣,他們雖不認得太子,但聽了府尹如此不要臉的一番話,瞬間明白了什麼。於是衙役們相互使了個眼色,上去就賞了劉母幾個大耳瓜子。“娘!!”劉孝心急如焚,又不敢上前阻止,眼睜睜看著劉母被抽倒在地,臉頰腫脹,雙眼無神。如此慘狀,讓一旁的陳家人痛快不已!府尹又是一拍響木,道:“劉氏,你可願嫁給方才那人?”劉母肩膀猛地一抖,連連磕頭:“不、我不!民婦不能對不起孝兒他爹啊!求大人開恩啊!”府尹不為所動:“那你可是願絞了頭髮做姑子?”“民、民婦……”她兒才剛考上秀才,將來還會做官,她吃了那麼多苦,馬上就快熬出頭了,又怎願去廟中清冷度日?“或者,你願自縊?”分明是很簡單的問題,劉母剛還說得頭頭是道,理直氣壯,此時卻一個字都答不上來。她涕淚滂沱,整個人癱倒在公堂之上,惹來旁人唏噓。“看她之前那副言辭鑿鑿的樣子,原來一旦輪到她自己,也是不願的。”“嘁,換了是你,你願意麼?”“還不是自找的,不就是被碰了下?若是我婆娘,我心疼還來不及,那又不是我婆娘的錯,我幹嘛與她置氣?”……劉孝見母親被逼如此,不顧秀才身份跪地求饒:“學生、我娘分明是被迫的!求大人明鑑!”“可誰不是呢?陳桂月也無非是被人救了性命,而非主動與外男接觸。你母親不想嫁給傻子,不想去廟裡,也不想死,可她對陳桂月卻如此苛刻,不但推波助瀾敗壞對方清譽,甚至想要淹死她。有言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道理,你讀了幾十年的書還不懂嗎?”“可許多大戶不都——”“大戶?哪家大戶?”太子打斷他的狡辯:“你說清楚一點,再去問問,他們會不會認?!”這些事本於法理所不容,上不得檯面,只是世家大族礙於輿論的私下行為,哪怕眾人心知肚明,也無人敢認。太子道:“論法,瀘縣縣令以七出之名判陳桂月被休,不用問,自是七出中的‘淫’了,但淫乃敗壞道德、破壞倫常、混淆家族血脈之罪。你說,陳桂月犯了哪一條?她本無罪,反觀你們,竟欲將人沉塘,你們有什麼權利動用私刑?!”“所謂法理,遵法才有理,瀘縣縣令是非不分,斷案不善,無視律法,諂媚輿情,就這般庸才,也配為官?也配受百姓讚譽?”劉孝想要辯駁,卻找不出律法中任何一條來指責陳桂月,一時被堵得說不出話。“當然,法理之外還有情理。”“對、對,陳氏是無辜,可她卻招致風言風語敗我名聲,我娘只是心疼我,是拳拳愛子之心,一切都情有可原啊!”劉孝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大聲喊道。“那此事換了你娘呢?或者,若你有子女,換成是你女兒呢?你也能忍受她們被如此對待?”旁聽百姓紛紛思忖,原本還覺得劉孝一家可憐,此時也不那麼得勁了。若真換了親孃或女兒,他們感激相救的恩人還來不及,又怎會怪到自家人頭上?“於法,方才我已分辯,你們毫無道理。於情,你說你靠自己得中秀才,但若沒有陳家相助,劉家連祖宅都快丟了,賣宅子換了銀錢又能供你多久?是陳桂月的嫁妝讓你衣食無憂,安心備考,可你竟毫不感激,只計較對方商戶女的身份!”“當初,是她逼迫你娶的麼?你既娶了,就不要諸多埋怨,陳家供你讀書,陳桂月替你伺候老母,本無愧你劉家。可待你考上秀才,你娘竟百般磋磨於她,良心何在?公道何在?至於納妾一事,不是你娘寬裕,而是此前你未有功名,你娘不敢惹怒陳家罷了。說來,若無陳家相助,你連媳婦都娶不上,談何納妾?”太子忽然冷笑道:“你難道不奇怪,陳桂月被救一事緣何被人誤傳,鬧得沸沸揚揚?你們母子再瞧不上她,也不願辱及自家門風吧?又是誰最想她死呢?”劉孝猛地抬起頭來。太子逼問道:“劉家既不佔法理,又不佔情理,如此,你還自認有理嗎?!”堂上寂靜,劉孝啞口無言。太子低低一嘆:“兩百年前,朝中有女官,寡婦可再嫁,民間女子雖說依父母之命,可極少盲婚啞嫁。那時候,多少才力華贍,仙姿獨秀的女子被世人稱頌?不過歷經一個北盛朝,世風竟淪落至此。皇上一直希望破除舊弊,可你們卻困守糟粕禍亂常綱,這難道是讀書人應有之義?”“讀書人,首重品性,再次才學。你劉孝,若真擔得起一個孝字,又怎會遇事不加規勸,不問曲直,任你母親惡言相逼,意圖殘害人命,最終害她來這公堂上遭罪?”話已至此,百姓們再蠢也知劉孝所行不妥,民眾輿論需要引導,此前,他們被讀書人引導,被縣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