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九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4頁,重生初苒+番外,萬九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有的地名仍然沿襲用從前人們習慣的叫法,只是齊姜國已不復存在。大晟至高無上的皇帝一紙聖旨,取而代之的就成了青州——青州四郡。大行令聶鵬舉奉旨返回青州暫理政務,兄弟二人把酒言歡,壯懷激情。半月後,聶焱凱旋迴京。蕭鳶大軍也迴歸了建州,但蕭鳶自己卻帶著一隊親衛,始終盤桓在青州不肯離去。朝中又有些蜚短流長,說什麼懿王得了東海郡尤不知足,現在又開始覬覦青州了。元帝卻不以為然,蕭鳶所部已在齊姜之戰中折損近十之六七,只要蕭鳶不再次擴軍,隨他在青州流連些日子也無妨,那十年禁制,委實有些委屈了他。當然,這些皆是後話。早在十日前,初苒的病剛剛略有起色之際,宮中便迎來了一件大事——惠嬪回宮了!按照先前的約定,惠嬪理應進封為妃。當然,那聖旨是張廉假意投靠舜純時,經宋恆道授意,舜純偽造的,做不得數。但這次宮變,宋恆道居功至偉,也不肯受賞,推脫時,只是提起女兒宋雪芙落髮守陵,吃了不少苦云云,箇中意思,不言而喻。而惠嬪出生高貴,乃先帝賜婚,性情溫和端賢,入宮以後少有差錯。這次宮變她更是立了大功,若仍不晉封,還要去給天下人解釋那道偽造的聖旨,無論如何,都好似有些說不過去。還不如痛痛快快地藉此機會封妃,皆大歡喜,對宋氏也算有個交待。可惜一件令惠嬪期待了數月,甚至可以說是期待了十年的封妃大典,卻因為初苒臥病,辦得極為寒磣。如今宮中既沒有太后、皇后,也沒有與她位份相當之人出面操持,麗嬪被打入冷宮,婉嬪下落不明,除非皇上肯親自出面來安排,但前提是,元帝願意花這個心思。可是,初苒尚在病中,元帝一顆心都落在凝華殿,生怕初苒再有半點閃失,除了必要的朝務,元帝幾乎都守在初苒身邊。算來算去,闔宮只有一個鄭宜華算是個有位份、有些出身見識的。是以,一場隆重的封妃大典,就由一位六品充媛領了內務處的奴才勉勉強強的湊合著操辦了。鄭宜華本就不會費盡心力的來巴結惠嬪,更何況後宮事務她確實生疏,於是她只取了幾個要緊的步驟,繁複的場面盡皆一帶而過,教惠嬪如何不又氣又恨。更令她難堪的是,元帝僅賜下璽綬、金冊後就匆匆回了寢宮。如今闔宮上下,誰不曉得元帝其實是回了璃貴人的凝華殿。伶俐如惠嬪,又焉能不知。「璃貴人!」惠嬪聽到這個名字,指甲便會生生嵌進肉裡,為何?為何她這般命硬,中刀都能不死,真的是妖孽麼。寧嬤嬤更是心驚,長久以來,她真真是感覺到此女的與眾不同。皇上居然肯讓自己寵愛的妃嬪與一位尚未婚配的王爺一同出宮,而那位王爺居然肯為她擋刀而死。且不管是自家娘娘還是從前的長公主,輪番出手也沒能將她拿下,反而還眼見著她聖寵愈盛。看著惠嬪憤怒卻又略顯頹敗的神情,寧嬤嬤想勸慰也不知從何說起。其實,惠嬪正努力隱忍。前些日子,宋恆道親自去帝陵接她回宮,自然不是為了敘父女離情,更不是閒來無事。據宋恆道猜測,既然那位璃貴人在老山並沒有香消玉殞,那麼宮變之時她一定是在大晟宮裡的,那封元帝走後從宮內傳出的密信,讓宋恆道始終覺得許多事裡都有這位璃貴人的影子,她可不是一般的聰慧。但是如今齊姜與大晟對敵,這個丫頭已失去了依靠和倚仗,在大晟勢單力孤。宋恆道想要告誡惠嬪的就是,莫要與這丫頭為敵。這丫頭現在所能倚仗的只有聖寵,但是聖寵不能長盛不衰,只要她不為皇上誕下子嗣,就沒有大礙。相反,如果惠嬪現在與之交惡,則必然失愛於元帝。惠嬪哪裡肯聽得進去,她知道父親所謀劃的從來都是宋氏家族的事。至於她,她的前程,她對元帝的感情,都要靠她自己去謀劃獲取。誰說那丫頭沒有威脅,聖寵就是威脅!哪日皇上一高興,隨時都可以封那丫頭為妃、為後。如今的皇上龍驤虎步,俾睨天下,他想要做的事,誰還能阻攔的了。見惠嬪平靜無言,不可置否。宋恆道知道,這次惠嬪回宮定然再不肯相讓。無奈之下,宋恆道只得徐徐說了實話,將張廉的狀況和敏夫人日漸強勢的事一件件講與惠嬪聽,惠嬪見宋恆道果然還是為了宋家的前程,更面露倦色懶得聽下去。宋恆道摸清了女兒真正的心思,當下便與惠嬪做了交換約定——只要惠嬪顧念宋家的前程,他便會想盡一切辦法,不計代價的讓惠嬪成為皇后。惠嬪怦然心動,在她看來,只要父親肯不計任何代價的爭取,再加上自己的謀劃,皇后之位就是她的囊中之物!而宋恆道的心思則是想著待自己百年歸山之後,只要有惠嬪為後,那麼敏夫人就會忌憚,張廉也不敢過分囂張。而惠嬪為了自身利益,會把宋家當成自己的助力來扶植,又怎會讓張廉、敏夫人之流輕易染指。宋家如今的現狀,由不得宋恆道不承認,他這個女兒確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