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九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7頁,重生初苒+番外,萬九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元帝心煩意亂,光火不已,抬腿便出了門去。初苒又欲起身辯駁,卻被頤珠推回榻上,滿眼央求只是搖頭。初苒心中鬱堵氣得藥也不肯用,背身朝裡睡了,再不理人。頤珠替初苒蓋了錦被,落下帷帳,悄悄出去一瞧,果見元帝遙遙獨立廊下,臉上喜憂不辨。頤珠待欲上前,元帝聽見動靜便又大步離去。頤珠無奈的搖頭,只得喚來兩名宮女,教她們守在殿外,自己則去到外頭尋小祿子。小祿子聞聽也是吃驚惱火,他如今不比先前在皇上身邊時要守許多規矩,從前縱然心裡偏倚璃妃娘娘,話也要留起三分。但是現在真正算是跟了璃妃,自然是言無不盡,忠心護主。頤珠也打從小祿子收服殷仁一事之後,愈發的將他當做了自己人。二人商議之下,都覺婉采女此舉背後必然有人唆使。頤珠更是悄悄將從前鄭宜華之事告知小祿子,她總覺得如此不動聲色、不露行藏,借刀殺人的手段,實在與從前引誘陷害鄭宜華拉初苒下水的法子大有異曲同工之處。小祿子深以為然,那般藏頭露尾全然不似長公主的性子,這宮中只怕是一直有人對娘娘心存歹意。至於這人是誰,頤珠與小祿子堪堪對視,答案呼之欲出——如今之後宮能有如此之心思的,非惠妃莫屬。二人都默默無言,深知惠妃之盤根錯節。小祿子皺了眉稍稍頭道:「如今還是先不要去動她,證據必然也是找不到的,不如先解決了眼下的問題。」頤珠甚是贊同:「如今娘娘是新婚,又對皇上生了獨寵的心思,恐怕連那主使之人也沒想到婉采女之事能給娘娘造成如此打擊。」「娘娘雖有些亂了方寸,我們卻不能坐以待斃。解決眼下的問題固然要緊,也理當有所作為還以顏色,起碼要震懾一二,也好讓娘娘有振作的機會。」小祿子點頭,二人當下便一番議定,各自行事。頤珠去查了舜雅筠這幾日行蹤,只有事發這一日她去過御藥房。頤珠威嚇哄誘之下,倒是從舜雅筠嘴裡問出了來龍去脈,可那小太監和兩個藥童舜雅筠都不曾看見臉面,教人根本無從著手。御藥房那邊也是,當時無一人在跟前。由此頤珠更篤定了幕後之人就是惠妃,否則這後宮還有誰能有這樣的手段做的如此乾淨。將事情問得清楚,頤珠並不先回稟初苒,反倒去了紫宸殿求見元帝。元帝也正因為初苒一籌莫展,聽了頤珠一番直言稟覆,這才明白何以初苒會氣得失了常態。原來筠兒竟當了初苒的面求她安排侍寢。元帝不禁輕笑,心中陰霾盡去。依頤珠所言,初苒能如此較真失態,多半都是為了這個緣由,阿苒能對自己執情如此,元帝又怎能不欣欣然。「既如此,便將婉采女送去廢宮與麗嬪一處,朕讓人將她們看管起來,阿苒也可心安了。」元帝漫不經心道。「娘娘自然心安,但是若皇上能寬恕婉采女,只怕娘娘更心安了。」見元帝修眉微皺,頤珠忙又道:「娘娘前些時候曾說過,想讓婉采女在宮裡過兩年安靜日子,再來求皇上恩典放出去。娘娘一番仁慈之心,奴婢代娘娘拜求皇上,算是為小皇子積福,求皇上全了娘娘這份心意。」看著伏叩的頤珠,元帝踱出幾步,細細想來舜雅筠自八歲就長在宮中,如今也已心智不全,送得遠遠地也未嘗不可。「朕準了。」元帝淡然道,再想初苒泫然欲泣,心碎不已的摸樣,細一思忖,又道:「這事還是朕去處置。」頤珠聽了不由大喜,她此番特意前來,可不就是想元帝可插手此事,那舜雅筠又並非瘋傻,隨意關起來,必是要鬧得天翻地覆。娘娘憐她,到時必然又為難。召幸這廂初苒與頤珠二人在月窗暖燭下閒話,另一處,采女們居住的永延宮,一間暗森森小屋內也有兩人在沉沉低語。「人老奴已經選出來了,無甚家世,貌美體健,都是些認死理兒的要強性子,必讓祿公公滿意。」說話的人個子高大頭髮花白。「恩,您老這點子眼力還是有的,我也不過是來認認人,做到心中有數罷了。到底不是小事,處處都要小心。」小個兒的人不時挪動著身子,似怎麼站都不舒服一般。「那是那是…」這二人,正是司彤冊的內務總管殷仁與小祿子。「時辰也不早了,這就去瞧瞧吧?您老帶路。」小祿子微一欠身笑道,仿似沒有看見殷仁臉上的難色一般。「呃——祿公公,如此做當真無事麼?老奴這把年紀也就無所謂了,可家裡到底還有些族親…」殷仁抱了手不住揉搓,暗裡一張老臉難看到極處。小祿子「嗤」的一聲哂笑:「惠妃娘娘送給吳壽的可只有百兩金,你老此番卻是一口吃下了千兩,怎麼,還嫌少!莫不是——想原樣兒吐出來。」殷仁身子一抖,他哪裡敢,若是現在吐出來,那可不止是馬蹄金,還有他殷仁這條老命。「祿公公,老奴不過求個心安。」殷仁說地懇切,一心想要探底。小祿子倒也不矯情,蒼白的手掌從袖中伸出,遞在殷仁面前。殷仁只見他手心一片硃紅,唬了一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