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九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頁,重生初苒+番外,萬九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莫名。儀修師太指著廊下的初苒,說道:「蕭施主素來知曉,庵裡是不留宿香客的。」「但這位於施主身世孤悽、心性良善,又有痼疾在身,故住持破例留她在庵中暫歇幾日。然寺規在上,日久終是不便。」說道此處,儀修師伯聲音漸柔,俏麗的眼中也染上了淺淺的笑意。「若蕭施主肯帶了她到山下別院調養,他日,於施主痊癒,蕭施主便是功德一件,貧尼也了了一樁心事,豈非兩全。」初苒霎時怔住,指甲生生嵌進木製茶盤裡。說不清心裡是悲是怒,抑或寄人籬下多日,自己竟軟弱麻木得說不出一句話來。那公子瞥一眼初苒,又深深地看回儀修師太,牽起嘴角輕笑道:「無妨。」住持聽罷,也轉過頭來對初苒說道:「於小施主,庵中清苦,於你養病無益,你只管與這位蕭施主下山去吧。」不容置疑的語氣,斷了初苒最後一絲指望。初苒默然笑笑說:「謝謝師太多日來的照顧,且容我去和圓了道別。」初苒走進禪房,坐在榻畔輕推圓了。喚了好幾聲,圓了才懵懂地起身揉眼。初苒不捨地握著圓了的手說:「圓了,我要走了,以後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再見你,我會常常想你的。若你也想我了就去和菩薩娘娘說,我定然聽得到。」說著,初苒眼眶就熱了,見圓了還是一副迷迷糊糊的樣子,只得苦笑著讓她躺下,又替她蓋好被褥。回到內堂換下僧衣,初苒給菩薩娘娘磕過頭,才拿著自己的小包袱出了庵門。那位蕭公子果然冷著臉等在山門外,身旁還多了一個高大的隨侍。初苒默默地低著頭跟在他們身後,乘著月色一步步下山去。到了山腳,初苒立在路旁不肯再走,淡淡說道:「蕭先生的好意,小女子心領了。其實我的病早已痊癒,只是捨不得圓了小師父,才在庵裡多待了兩日,不想竟給住持師太添了許多麻煩。如此皆是我的不是,現下又怎好再去擾先生清靜?虞山去吳家鎮的路我很熟,先生不必憂心,就此告辭。」蕭公子轉過身來,看向這個身量尚不及自己肩高、十四五歲的半大小人兒。迷濛的夜色下,模樣不甚清楚,只有那一雙顧盼靈動的烏瞳熠熠生輝。她氣鼓鼓地梗著脖子,小嘴開開合合,硬邦邦地繞出大通的官話。不甚豐盈的胸腔,起起伏伏,想必裡頭衝撞的盡是憤懣與憋屈。蕭公子無端生出一種惡趣的暢快,以至於樂不可遏的揚聲大笑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