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九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頁,重生初苒+番外,萬九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待到回了晟京,初苒才赫然發現,原來真是各地的藩王要進京大朝覲拜了。從前的大朝一般都是年尾,後來,因為先祖體諒叔侄兄弟,所以就把時間挪到了春暖花開的時候。而且這規矩一直沿用到現在。元帝每日忙碌。既要藉此安撫褒獎幾位藩王管理一方有功,又要了解封地這一年來的狀況。同時,還要防範藩王回京可能引起的異動。除了服藥和必要的休息,元帝幾乎日日都在宣室殿裡。相比這樣的要政,婉嬪的那個惡作劇實在算不得什麼,元帝似乎早就忘得乾淨,也不曾責問初苒和婉嬪,小小的不快似乎就這樣煙消雲散了。京城裡熱鬧非凡,藩王們祭祀拜祖之後,便開始四處走親訪友,思故尋舊。官員們也爭相宴請歡談,京城乃至京郊各處,都是鮮衣怒馬、結伴出遊的貴人。宮裡也是日日歡宴歌舞,即使是在寧靜的太后殿,初苒也常聽到隱隱傳來的禮樂雅奏。黃鐘大呂之聲如仙音縹緲、綿綿連連。如此隆重的大朝,想來這一次,蕭鳶大約又沒有接到回京的宣召吧…從前,初苒還在雍都時,看蕭鳶苦悶黯然,倒也不覺得十多年不能回京大朝,是什麼天大的事。可如今她易地而處,居於繁華熱鬧之中,才真正體會出蕭鳶心中的悽苦與憤懣。這分明就是,有家歸不得…展開每日抄寫的經卷,拂過熟悉的字跡。初苒的心卻怎麼也收不攏。他,又獨自去了靜慈庵追思太后麼;還是去了西山谷中,與將士們一起衝殺演兵…初苒忽然覺得臉上一片冰涼,淚水早已浸溼了經卷。頤珠也黯然地站在的殿外,宮中連日宴會,璃貴人都不曾接到參宴的旨意。她還以為自己這位與眾不同的主子並不在意,看來貴人心裡仍是難受的。大朝的日子過的飛快,十數日猶如一瞬。藩王們又要離京返回封地了,元帝大宴送行。長公主在席間談笑晏晏,訴得俱是人倫親情。麗嬪與鄭充媛侍奉在元帝兩側,端麗溫賢。藩王們中間也有許多帶了家眷,與娘娘們道些家常閒話。一場餞行的別宴,居然樂也融融!大朝結束後,宮裡卻並未恢復從前的寧靜。這些寂寥已久的深宮女子,一個個都熱絡起來。日日都在聊著一個話題,話題裡俱是一個年輕的男子——順王,蕭若禪。原來其他幾位藩王都已各自回了封地,唯獨年紀最輕的順王蕭若禪,被元帝留在宮裡養病。大晟現在的藩王共有七位,其中山陰王與膠西王是先帝的手足,也就是元帝的叔叔。剩下的幾位都是先帝的兒子。景帝原本有七子,長子蕭睿之乃是先太子,景帝十三年就英年早逝了。然後依次便是元帝蕭辰昱,衡山王蕭謹之,東郡王蕭茂之,懿王蕭子珩,恭王蕭悅之和順王蕭若禪。順王是先帝最後一個兒子,雖然很早就封了王,但是因為身子孱弱,一直羈留在晟京,直到元帝三年才前往封地就藩。這次元帝又將他留在京中療養,可見是極疼這個幼弟的。現下,蕭若禪被安置在離御藥房最近的永安殿,離後宮諸妃的宮殿倒頗有一段距離。據說這蕭若禪不過十七八歲的年紀,至今還未婚配。性格溫文爾雅,一表人才。宮裡的美人們一議論起來就個個都羞紅了臉,鄭宜華更是在大宴上親眼見過這位風雅溫柔的順王,有著誰家玉笛吹落梅初苒吃了一驚,回頭去看。鄭宜華已劈手奪了繡繃,三人笑作一團。鄭宜華更是笑得上氣不接下氣,兩柄光華璀璨的步搖,在鬢邊花枝亂顫:「娘娘繡成這幅樣子,還能做什麼用?身邊的人怎麼也不幫著參詳參詳。」頤珠難得的紅了臉,她的針線只怕還不及初苒呢。初苒好歹還跟著小桃正經學了些時日,雖然繡不好,可針法還是知道的。頤珠卻是除了簡單的縫補,什麼都做不來。「橫豎是自己想學著做,要別人幫忙,到頭來還不是無用。」初苒笑著替頤珠解圍。這些日子來,頤珠已漸漸開朗,今日更難得與大家一起頑笑,初苒可不想讓她這麼一個要強的人,當眾折了臉面。鄭宜華瞧出初苒護短的意思,心中也是一暖。一個連丫頭都知道心疼的人,心地幾何?可想而知了。「倒也是這個理兒。不過,宜華卻看不得娘娘將兩隻喜鵲繡成這幅樣子。」鄭宜華口中嘖嘖,手裡已將初苒繡壞的帕子抽了扔在一旁。牽起百褶迭繡的芙蓉裙,也學了初苒的樣兒,反身坐在廊下的闌干上。重新取一方素帕,也不描圖,單用針線,不消片刻,便界出一枝梅和兩隻鵲的輪廓來。「娘娘且先依著這個繡吧,這次必定就有樣子了。」鄭宜華端詳了一番,便將繡繃遞迴初苒手中。「想不到充媛還這樣手巧。」初苒喜孜孜的拿了絲線,反覆在帕上比對,想著怎麼著手繡好這一幅。鄭宜華卻轉了注意力,低聲道:「娘娘可知道,順王被皇上留在宮中養病的事?」初苒微笑著點頭。如今這事只怕闔宮都知道了,即使肅穆如長春宮,也擋不住宮女們私下議論。「真真可惜了那麼個人,那樣的容貌,那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繼母是個假佛系

宗家小襖

[重生]糖水澆灌成的黑蓮花+番外

狐狸不歸

來自情敵的恩寵+番外

喬安笙

落月迷香

四葉鈴蘭

二婚嫁冥王

般若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