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公子於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頁,狀元郎總是不及格[古穿今],公子於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像是大話說早了,別說帶著戚楊考大學了,自己能不能考上大學,或許都是個問題。他這樣想著,一條腿就搭在了戚楊的右腿上。他都不是 十一月的月考, 就在陸佳意的失落中到來了。周楊柳這一回鬥志昂揚,這一個月他在後頭過的很不自在,除了學習還是學習,為的就是一雪前恥, 巴不得早點考試。照江潮的話講:“感覺他人生除了學習沒有別的了。”怪不得以前每次考試, 他都要和陸佳意爭高低。相比較他的鬥志昂揚, 陸佳意越臨近考試越沮喪, 情緒明顯低落了起來。考試的前兩天他們放假了, 戚楊不讓他學了, 要帶他出去玩。“快考試了, 你沒聽老師說,臨陣磨槍, 不快也光?”戚楊說:“那老師還說過大考大玩, 小考小玩呢。”陸佳意竟無言以對。不過他覺得可能是戚楊學累了, 最近這一個月,戚楊被他擠壓的不輕,幾乎除了訓練就是在學習,大概是學累了,想放鬆放鬆。還是不能逼迫的太緊。“那你想去哪放鬆?”“隨便逛逛,透透氣。”戚楊說。然後戚楊就騎車載著他,逛了一上午縣城, 漫無目的地逛, 從城西逛到城東, 中午在外頭吃了飯, 回去的時候經過一中大門口,聽見裡頭的哨聲,陸佳意就是聽到那聲音,心裡都撲通直跳。等高三考完了,就輪到他們考了。“感覺我這次還是考不好。”他坐在車座後面,對戚楊說:“我都學不會。”“不要給自己這麼大壓力。”戚楊說,“你學的已經很快了。”別的不說,陸佳意的記憶力真的叫他甘拜下風,背東西太快了。陸佳意坐在後面,嘆了一口氣。他一語成讖,第三次月考果然考的特別差,就連政史地生都沒有考到理想水平,考完了以後整個人都是喪的,跟著戚楊去他家找戚老爺子喝茶。他答應了戚老頭,月考結束要給他煮茶,今天來學校的時候,他書包裡還特意裝了他先前在家裡弄好的荔枝炭。戚老頭有一套非常全的茶具,是朋友送的,紫砂陶壺,風爐,還有造型精緻的茶碗……這一套茶具他已經很少用了,現在喝茶都是直接開水泡,偶爾來了閒情雅緻,會用電陶爐……這是戚楊給他買的,不用燒火,直接一插電就能熱,省事的很。用炭火煮茶比較麻煩,也太考驗功夫了。而且陸佳意帶的荔枝炭,他也是頭一次聽說。他倒是用過橄欖炭,但也沒察覺哪裡好。“荔枝做的?”戚老頭很好奇地問。陸佳意點點頭,把荔枝炭放進火爐裡,說:“就是用荔枝核做的炭,這種炭,火頭均勻,煙少火慢,還帶有淡淡炭香,煮出來的茶更好喝。”“真是個巧宗兒。”戚老頭說,“以後家裡再吃荔枝,我也留著,以前都不知道,荔枝核都扔了。”戚楊在自己房間裡,沒參與他們倆“煮茶論道”,戚老太太則在旁邊不遠處坐著,時不時地看一眼。陸佳意和她家老頭這麼投緣,她還真是意外。戚老頭懂一點茶道,不過跟下棋一樣,都是老了才慢慢學起來的,屬於一知半解那一種,沒想到陸佳意小小年紀,茶道精通,動不動還能扯一點古言文,說起茶香,還提起了宋徽宗:“他在《大觀茶論》裡說過,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戚老頭聽了簡直要肅然起敬,沒聽懂,但也沒好意思說自己沒聽懂,就端著一小杯茶在那狂點頭,唯恐自己在一個小孩子跟前露了無知。陸佳意也好久沒這樣喝過茶了,外頭下著小雪,火爐上坐著陶壺,茶杯裡冒著熱氣和茶香。茶的確是好茶,戚老爺子說,是戚楊的母親邵華蓉送的珍品普洱。茶湯暖了身體,考試帶來的疲憊和失落感也被暖散了一些,陸佳意又想起以前的很多個冬天,他和好友聚在一起喝茶品花,或者只是坐在小花園的閣樓裡看雪。一切如在昨日,得了狀元郎的欣喜還充斥胸懷。這一次月考,,進步最大的當然是周楊柳,一躍又回到了全班第一,甩出第二名徐林將近二十分,一朝揚眉吐氣。陸佳意也是進步了的,在班級的排名又上升了幾位,只不過也才倒數第七。畢竟是縣重點高中,即便是學渣也都是有一定基本盤的,他數理化考的依舊是班裡最慘的一個,而政史地生又沒有特別出色,總成績能考這樣,基本上就算不錯了。倒是戚楊,進步了好多,破天荒考了個倒數第十四名。相比較前兩次大家對於陸佳意成績的吃驚,這一次大家的反應都平淡了很多,就在這次成績出來之前,大家就在偷偷議論陸佳意這一回會不會還是倒數了,最後的結果倒像是印證了大家的猜想。後排的學渣們,最吃驚的當然是戚楊的成績,別看戚楊只是進步了十幾名,但分數足足提高了兩倍還要多。“陸佳意,你是不是把你的功力傳給戚楊了,”江潮說:“你怎麼還考這麼差。”江潮從小學開始就和陸佳意同校,可以說一直在陸佳意的陰影底下長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