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頁,玩宋+番外,春溪笛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雱不上當:“您不是在杭州搞過嗎?您有經驗!”他還是個孩子呢!他才不給出主意!要是以後他們經常叫他出主意, 他是出還是不出好呢?這小滑頭!范仲淹揉著太陽穴,一臉疲憊地說:“我老了,記不太清了。”王雱瞠目結舌。還有這樣耍賴的啊!不過見范仲淹確實疲憊, 王雱麻溜地過去替他按摩太陽穴, 口裡說道:“這個簡單,我們青州地少, 糧不夠啊,施粥什麼的當然只能給飄著幾粒米的稀粥。好好餓他們兩天, 同時派幾個托兒混進去吹吹風, 讓他們知道接下來會有許多青州百姓人人搶著乾的好差使, 又能吃飽又能拿錢, 可棒了!反正,托兒很重要!”反正災民來自不同的地方,混幾個人進去也沒人能發現。到安排工作時再派一批託去搶著做,有人搶的東西吃著才香啊!范仲淹沒想到王雱還真給出了個主意。托兒這詞他沒怎麼聽過,不過聽王雱這麼說大致也明白是什麼意思。范仲淹說:“聽著倒是可行,可上哪找托兒去?”王雱道:“這您放心,好找得很。剛到青州時我就讓曹立盯著城中的一干閒漢,後來曹立發現他們許多人把家小安置在城外的山神廟,那兒環境差,地方小,一下雨有孩子生病了,滿屋子老人小孩七連八帶全病了。我讓曹立盤了個莊子安置了這些人,讓她們從胡管事那邊接些輕鬆活計養家餬口。”這依然是他們在開封做的那一套,安頓好這批人的家小自然能差遣動這批人,曹立安排起來非常從容。曹立離開後,王雱便把這事交給周武去辦。范仲淹聽王雱細細把事情說完,沒說話。許多人沒了田、沒了房,努力一輩子可能也沒辦法給家中父母、妻兒一個安身之地,做起事來自然沒什麼勁頭。古往今來百姓要的其實都是那麼簡單,有一個安身立命之所,吃得飽穿得暖,沒別的了。王雱倒是沒范仲淹那麼多感觸,他接著說道:“您要是覺得可行,我就趁著災民還沒到城外讓周武去做準備。這些人常年混跡酒樓茶坊,最是機靈,不會露餡的。就是露餡也不礙事,我們給的錢是真的,給的糧也是真的,又沒坑他們!”范仲淹仔細端詳著王雱。與王雱接觸多了,范仲淹大致能摸清王雱的性情,這小孩機靈,跳脫,鬼主意一堆。說他胡鬧吧,他又能胡鬧出好結果來;說他乖吧,他和乖字是絕不沾邊的。更重要的是,他年紀雖小,做事卻理性多於感性,比方說安頓那些婦孺老小,明明做的是好事,從他口裡說出來的卻是“這件事應該這樣做”“這樣做能帶來什麼好處”。換了別的小孩,說起來肯定是“她們這麼可憐,我們得幫幫她們”;換了別的儒生文士,還能寫個千八百賦文表達自己的痛心與不忍。這小子不同,這小子就那麼悄沒生息地幹完了。這樣的性情,也不知好還是壞。總歸是好事一樁,范仲淹還是誇了王雱一通,讓王雱把托兒安排下去,到時候他也會親自鼓動災民踴躍參與基建工作。王雱被誇得美滋滋,和人討了筆墨,范仲淹在那思索怎麼說動青州富戶們投錢進來,他則在一旁把自己剛才給范仲淹說的那些大小工程給畫了出來。這可是他的老本行,畫起來不要太輕鬆,在他的圖紙上青州道路四通八達,農田水利遍佈各縣。細分起來,還可以從圖中的顏色深淺、線條粗細分辨出其中的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三期工程等等——一期工程,主幹道全部給修大修好,重要澆灌渠也給挖好。二期工程,村村通路,村村通渠。三期工程……最後王雱還大筆一揮,熟門熟路地在空出來的標題欄寫下四個大字:百年青州。牛逼嘛,當然要往大里吹!范仲淹正處理著公文,抽空瞄了王雱一眼,頓住了,拿起墨汁未乾的圖紙認真看了起來。剛才王雱也對著輿圖給他指指點點,說要修這修那,可光靠嘴說和拿出實實在在的規劃圖感覺完全不一樣。王雱趁熱打鐵給范仲淹說出自己的構想:“我讓胡管事印一批小冊子出來,您把青州里頭有頭有臉的人聚到一起喝喝茶聊聊天,人手分一本,等他們挑好路挑好渠就可以競標了!”這事兒王安石在鄞縣做過,只是規模小一些,內容沒太大區別,王雱一點都不虛。范仲淹見墨跡漸漸幹了,抬手撫上那清晰明瞭的規劃圖。這規劃圖若是真做成了,又何止能讓青州受益百年。范仲淹說道:“行,我叫人去下帖子。”要是真能做到,豁出他這張老臉去又如何?另一邊,王安石帶著錢款去博州購糧。周文在算術上確實很有天賦,雖然說話有些口吃,算數卻比許多糧行的賬房先生都要快,幾天跑下來很快幫王安石買夠皇糧。既然要改變慣常做法,范仲淹自然要先寫信和博州知州商量。博州知州得知王安石已經交完皇糧後親自見了王安石,問起范仲淹的身體情況,知道範仲淹還算康健,便誇起這就地購糧的主意來:“這應變之法也只有範公才能想得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