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1頁,玩宋+番外,春溪笛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意就是把各地的田地都好好量一量,再每年重新核定屬於哪一等良田,評定出來之後每年該收多少賦稅就收多少賦稅,堅決杜絕偷稅漏稅行為。這事兒對百姓而言是好事,雖然可能還是沒法幫他們拿回田地,但是偷稅漏稅的情況少了,攤到他們頭上的賦稅肯定少了!法是好法,能好好治治隱田的情況。可惜的是農家無隱田,隱田的都是當地豪強富戶,而但凡豪強富戶,又有能耐供養出一批批人才,這些人才為他們驅使利用,逐年編織成一張張組織嚴密、關係交錯的保護網。這方田均稅法,就是要從這些躲在保護網下撈好處的人口袋裡掏錢。這錢不好掏。王雱看了眼長著雙小眼睛的沈括,對沈括此刻的憂國憂民很是滿意,老氣橫秋地寬慰沈括:“將來總會有辦法的。”沈括總覺得這話由王雱來說怪怪的,不過他也是個天性樂觀的人,點點頭。他很想用這個題材畫個故事,可是考慮到畫出來可能會有的後果又退縮了。他現在還小,哪怕能靠方氏書坊的推廣打造幾本暢銷書也影響不了太多東西,真要把各地豪強得罪狠了,不僅對他沒好處,對方氏書坊也沒好處。兩人溜達了一圈,半個時辰很快過去,王雱麻溜地回去和司馬光會合。見到司馬光,王雱捎回來的胡婆婆炊餅還熱著,他把炊餅遞給司馬光,讓司馬光嚐嚐鮮。司馬光與縣令已經聊完了,早把縣令打發走,邊看縣令取來的一些文書邊等王雱回來。冷不丁被王雱塞了個炊餅,司馬光斥道:“多大的人了,還這麼咋咋呼呼的。”教訓歸教訓,司馬光還是把王雱帶給他的炊餅給吃了,並且給了很不錯的評價。王雱順勢把聽了一耳朵的胡婆婆家事給司馬光說了,慫恿司馬光去胡婆婆兒子所在的村子裡走走看。司馬光瞧了王雱一眼,沒反對,不過天色也不早了,司馬光決定先帶著他們在縣中歇下。梁山泊這地名, 王雱昨晚聽沈括提到時有些吃驚。昨天他還想“水滸”的背景是宋朝, 晚上就聽沈括提起這湖以前叫大野澤,梁山底下淹了以後眾人稱呼起來就成了“梁山泊”, 也就是後世時常出現在影視劇裡的“水泊梁山”。王雱牽著驢兒看向一望無際的浩渺水澤, 又往梁山那邊瞅了瞅,在心裡數著“水滸一百零八將”。那都是北宋末年的事了, 倘若這一百零八將真有其人, 現在水滸好大哥宋江大概還沒出生。這一帶左看右看, 也看不出兇橫能人輩出的樣子, 就是很普通的村莊。不過上回黃河決口水往這邊衝,下回難保不會再衝過來。這水泊看著就不安全,要是黃河水又灌進來毀掉大片良田,確實會滋生盜匪!到時朝廷虧空更嚴重,很可能連軍餉都發不出,把流民招進軍隊這招很可能就不好使了。這樣一來, 大宋內憂連連,外頭又強敵虎視眈眈, 靖康之難的到來根本不難預料!按照范仲淹現在不受待見的程度來看,王雱可以輕鬆想象出靖康之難後大夥會怎麼扣鍋:都怪王安石變法禍亂綱常, 導致國運衰弱、外敵橫肆!想想就心疼。這鍋真重啊!他爹一個人怎麼背得起!王雱在心裡唉聲嘆氣, 牽著驢兒跟在司馬光身後,沿著窄窄的鄉間小路走向梁山腳下的小村莊。這的確是個很普通的村子, 村裡大半農戶已經轉成了佃戶, 閤家租種著幾畝地維持生計。他們慢騰騰地從村頭走到村尾, 抵達了胡婆婆的兒子家。胡婆婆兒子身體不太好,人卻長得斯文俊秀,看著不像個農戶,倒像個讀書人。司馬光領著王雱上前閒談,才曉得胡婆婆的兒子確實讀過書,因著身體問題與天資有限,識了字、學了幾本經義便未再往下學了。農戶與農戶之間也也可以租借田地,胡婆婆兒子成親前因為家中老的老、弱的弱,都直接把田地他租出去給人種,每年收到一點點佃租以度日。娶了妻後,他妻子把其中一些地要了回來,種些果蔬米糧供自己吃,兩個孩子也由他親自啟蒙,日子倒是過得很安穩。司馬光正聽著胡婆婆兒子,胡家媳婦便從外頭回來了,一看就是個非常能幹的女子,肩上挑了兩大捆木柴從大門外往裡走,身後還跟著兩個半大小子,也一人背了一小捆柴。胡家媳婦見家中有生人,忙放下木柴道:“家裡有客人?”胡婆婆的兒子道:“先生路過此地,過來討些茶水喝,順便與我說說話。”得知王雱幾人是須城來的,胡家媳婦更為熱絡,把家中能拿得出手的吃食都端了出來,又讓兩個孩子朝司馬光見禮。司馬光這兩天處處都受到這種分外熱情的招待,心中又是感動又是慚愧,感動的是他並未表明身份、只是穿著一身文人衣飾便讓他們這樣敬畏和優待;慚愧的是他其實根本沒有為他們做些什麼,有些愧對他們淳樸的好意。離開胡婆婆兒子家,司馬光帶著王雱往下一個縣走去,矮馬還是不慢不緊地走著,心情卻與來時有些不一樣。王雱叫嚷著不想跟,真跟了卻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