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0頁,炮灰為王[快穿],甲子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貴國都是遣使來朝,為何這一回世子親自來了?”
“回稟上國皇帝陛下,小臣此行,目的有二,一是賀陛下壽誕,二是小臣之父山南王於三個月前不幸遇害,小臣想請陛下派遣使臣頒佈詔書冊封小臣為新任山南王。”
他魯每是有苦難言。
一百年前,原本統一的琉球國分裂為山南、中山、山北三個國家,其中中山最強,山南最弱。
這些年,在倭國的幫助下,中山國實力越發強橫,大有吞併山南和山北之意。
前任山南王就是被中山國害死的,他魯每也是走投無路,只能寄希望於大揚朝能看在他馴順的份上,拉他一把。
“原來如此,世子節哀。”孟則知心想,這倒不失為一個插手琉球和倭國內務的機會。
“謝上國皇帝陛下。” 他魯每小心翼翼的問道:“那,冊封一事?”
“朕允了。”算起來這還是大揚朝立國以來,第一個主動向朝廷請求冊封的藩屬國,意義重大。
他伸手製止了王廣志宣讀封賞聖旨的動作,說道:“世子的禮物朕很喜歡,著賜山南國金五百兩,銀五千兩,布錦五百匹……”
如此厚賜,他魯每喜出望外:“謝上國皇帝陛下。”
一旁的其他藩屬國使臣羨慕不已,自大揚朝開放海上貿易,取消勘合貿易之後,他們已經很少能從大揚佔到便宜了。
(勘合貿易中,朝貢國使團抵達大揚之後,朝廷不僅提供車馬、菜金等,連回國途中的口糧也給予撥給。而使團帶來的貢品,朝廷往往要翻十倍甚至數十倍回賜。他們帶來的貨物,也要溢價兩到三倍收購。不僅如此,他們還可以從大揚採購商品回國販賣,中間少說也有五到六倍的利潤。所以在以前,向大揚朝貢是最一本萬利的事情。)
“雲南布政使司敬獻上品文山三七五十斤,龍陵河頭石斛五十斤,昭通天麻五十斤……宣威火腿五十斤……”
“湖廣佈政使司敬獻安化黑茶五十斤,銀魚乾五十斤,石花大麴五十壇……”
欣賞完各地百姓敬獻的壽禮,孟則知不禁說道:“如今這天下應是無人再罵朕昏君了吧!”
眾臣面面相覷,已是耄耋之年的盧增祥出班奏道:“當年是臣等迷障了,好在眼下為時未晚。”
眾臣當即山呼道:“臣等請萬歲立金吾衛指揮使陸離為後。”
他們也都認命了,就當是遂了寧武帝的願,也算是全了他們一份忠心。其實那陸離也不差,好歹這麼多年來一直兢兢業業,從未出過岔子。
哐噹一聲,激動不已的陸離一不小心碰倒了手邊的酒杯。
都五十歲的人了,就不折騰了吧……
聽見動靜,孟則知不得不把已經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他笑著說道:“好啊。”
就這樣,孟則知完成了和他家愛人的第三次婚禮。
當天晚上的陸離格外熱情,孟則知一邊哼唧,一邊想著,習武的人就是好啊,看著不顯老不說,都這麼大的年紀了,屁股還這麼翹。
再然後,陶安,蕭氏,盧增祥……一個一個的都走了。
至於趙令武,早在寧武七年的時候就死了,病死的。人死為大,孟則知厚葬了他,無論如何,都不能否定他曾經為這個國家立下過汗馬功勞。
只剩下趙以敬和邢小雅苟延殘喘,相互折磨。
寧武三十二年,孟則知召成安王第二子(原福王一脈,大揚朝以一字王為親王,二字王為郡王),惠王世孫,昌原王世子(原瑞王一脈)入六部觀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