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頁,炮灰為王[快穿],甲子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算下來, 這座院子已經空置了將近十年了。

整個宋國公府規模龐大, 共三進九院, 佔地面積三百餘畝, 屋舍一百八十餘間。

地方是大,可耐不住趙令武的後院更大, 十一位姨娘, 十四個庶子, 六個庶女。

一大家子人,睦元堂住著宋國公和蕭氏,趙以敬佔著築玉院, 十一位姨娘擠在西路三組院落,年滿七歲的庶子統一搬進了梧桐院和聽雨軒, 六個庶女住在映雪閣……

要不是實在沒地方可去,蕭氏也不想讓孟則知住進世安院,除了死過趙家的人,不吉利之外,還有就是靠近大街,鬧得慌。

孟則知對此卻是滿意的不得了,能有自己的獨立空間,不用再和那群不省心的兄弟打交道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相比於趙以敬的住處——雕甍繡檻、恢弘大氣的築玉院,世安院看起來顯然是要‘寒磣’的多。

它的佔地面積只有不到六畝,共有房屋十三間,其中正房三間,前後廊硬山頂,左右各帶兩間耳房,院東西各有廂房三間,外帶一個不大不小的花園子。

可實際上,世安院內裡的佈置不比築玉院差,光是正房裡的用品配置就超過了三十種:銀茶甌蓋、銀茶壺、錫茶碗蓋、漆盒、鍍金鐵雲包角桌……都是頂好的東西,絕大部分走的蕭氏的體己。

這些都是不足以為外人道的,主要是為了避免引起有心人的猜疑。

除此之外,蕭氏還給孟則知配了一頂轎子,方便他每天去蕭德仁那裡報道。

當然了,這事蕭氏也是和宋國公報備過的,只推說看中了孟則知的天賦,想把他培養成趙以敬的助力。

宋國公無從反駁,加上他也心知亂世用武,治世用文的道理。如今天下日漸太平,等到北方戰事一歇,武將的地位只會越來越低,雖說當今皇上還算仁慈,應該做不出狡兔死走狗亨的事情來。但為了國公府的未來著想,他也是存了讓子孫後代棄武從文的心思的。如果孟則知真的如同蕭氏在信裡的那樣天資穎異,倒是的確可以好好培養一番。更兼之他心裡多多少少的對蕭氏懷有幾分愧疚,也就認可了蕭氏的做法。

如此過了四年,約莫是日子過得太過滋潤,虛歲十六的孟則知猛地竄到了一米七,比蕭氏還高出了小半個腦袋。

世安院裡,乳孃賀氏光榮退休——其實是蕭氏嫌她太過小家子氣,索性給了她一筆銀子,打發她回家帶孫子去了,取代她位置的是蕭氏身邊的大丫鬟識琴。

除此之外,蕭氏又給孟則知配了兩個小廝,兩個護衛,一個書童。

書童名叫季良,是鄭嬤嬤的孫子,季固陽的獨子。

一年前,蕭氏把季固陽一家的身契還給了他,為表忠心,季固陽把季良送到了孟則知身邊做書童。

廣德十九年八月中旬,因著這天蕭德仁要去岳家給岳母祝壽,所以早早的就給孟則知放了假。

沒想到一回府,就碰上了和同窗吃酒回來的趙以康。

說起來,孟則知和趙以康還有過一段恩怨來著。

趙以康行五,只比孟則知大兩歲,生母是後院的徐姨娘,徐姨娘原是京城四大樓之一的滿春院的花魁,後來被人買下來送給了宋國公,憑著熟練的技巧,成功的成為了宋國公最寵愛的妾室,而後一口氣為宋國公生下了兩子一女。

子憑母貴,居長的趙以康也就成了國公府最得寵的庶子。

原本在徐姨娘和趙以康的計劃裡,等趙以康到了年紀,就求著宋公國把世安院收拾出來,讓他們兄弟倆住進去,這樣一來,他們也就不用再和其他庶子擠到一塊兒去了。

沒成想半路殺出來了一個程咬金,蕭氏大手一揮,就把世安院劃給了孟則知。

宋國公不在,府裡的僕從包括妾室的身契都在蕭氏手裡捏著,相當於她掌握著府裡的生殺大權,平日裡驕橫慣了的徐姨娘這會兒也只能是縮著脖子做人。

因而得知訊息之後,雖心有不甘,他們一家子也只敢在背地裡咒罵幾句,然後退而求其次的從宋國公手裡要了他名下監生的名額。

所謂監生是國子監學生的簡稱,而國子監是大揚朝的最高學府。按照規定只有貢生或廕生才有資格入國子監讀書,其中貢生是指成績優異的秀才或舉人,廕監是指三品以上官員子弟或勳戚子弟入監讀書的學生,在讀或肄業廕監學生雖無秀才功名,卻可以直接應考鄉試。

國子監好啊,一方面可以結交勳貴子弟,另一方面有名師教導,還怕他考不上進士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沈少的黑道夫人

慕容青兒

星河江淮,映澈予卿

留白的雨

斗羅大陸之聖劍龍神

千靈祭酒

(RM同人)無限綜藝+番外

輕雲淡

瘋批女配覺醒後更瘋了

吃顆核桃補補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