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7頁,炮灰為王[快穿],甲子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風調雨順,少有天災,乃是難得之豐年,且陝西捐監並非收取糧食,而是一律折算成銀兩收取。然陝西布政使司卻連年向朝廷上報旱情,故而臣等懷疑陝西連年旱災是假,陝西布政使司左承宣佈政使程源中夥同陝西上下官員貪汙捐銀是真。”

天命帝的臉色頓時沉了下來:“刑部尚書何在?”

“臣在。”刑部尚書當即出班應道。

“命你連同右副都御史裴鍾嶽赴陝西詳查往年賑災及捐監情況。”天命帝怒聲說道。

“臣等領旨。”兩人當即跪拜道。

聽到這兒,大皇子秦昱眼中閃過一抹得意,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看見太子大驚失色、咬牙切齒的模樣了。

這麼想著,他一轉頭,不曾想孟則知鎮定自若地坐在椅子上,面色絲毫不變。

秦昱當下皺起眉頭,忍不住的想,難道太子不知道賀行檢的庶弟在陝西當差?

也就在這時,大太監何慕手中拂塵一甩,振聲喊道:“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吏部左侍郎賀行檢當即出班奏道:“啟稟陛下,臣有本奏。”

正要起身的天命帝不得不又坐了回去:“愛卿請講。”

“微臣參兩淮鹽商夥同鹽場、運鹽使司超發鹽引,從中剋扣、提留引銀六百餘萬兩。”

說著,賀行檢開啟手中木盒,拿出一本賬簿高舉在頭頂:“此乃臣之幼弟無意間從鹽商之首范家所得賬簿。”

話音剛落,群臣面色鉅變。

大太監何慕反應過來,下意識的看向天命帝。

天命帝面無表情,點了點頭。

何慕當即走下臺階,接過賀行檢手中的賬簿轉呈給天命帝。

乾朝初立時,邊關依舊不是很太平,為抵禦外患,籌備邊儲,朝廷首創‘開中法’。即由戶部出榜召商,中榜商販將糧食運至邊塞或其它缺糧地方,當地衙門登記好所運糧食重量之後,發給相對數量的倉鈔,而後商販持倉鈔前往產鹽地運鹽使司換取鹽引之後,持鹽引赴鹽場支鹽,最後運赴指定地區銷售。

所以運鹽使司每年派發出去的鹽引都是和鹽商運到邊關的糧食掛鉤的,超發的部分所賺取的銀兩自然也就落入了鹽商和運鹽使司上下官員的腰包。

就在天命帝翻看賬簿的時候,賀行檢繼續說道:“微臣再參兩淮鹽商開設鹽埠,納課販運,獲銀無數,為求商路亨通,十餘年間,兩淮鹽商每年行銀五十餘萬兩用以賄賂朝廷上下官員,其所賄髒銀,筆筆記錄在案。”

說完,賀行檢將木盒之中的賬簿悉數取出,呈給天命帝。

兩淮鹽商富到什麼程度?

兩淮鹽商的家產,首先以千萬計,其次才以百萬來計,資本在百萬以下的鹽商只能稱為小商。

要知道乾朝國庫每年的財政收入也才不過兩千萬兩白銀,對平頭百姓而言,一家四口一年的開銷不過三兩銀子。

而在兩淮鹽商那裡,吃一碗蛋炒飯就要花費五十兩銀子。兩淮鹽政衙門的官員,每天吃飯就花費四十兩銀子,筆墨紙等雜項又要耗費上百兩。

鹽商的錢從哪裡來?

以鹽商之首范家為例,范家在柳州私自開設鹽場,范家每年赴廣東販鹽時,只從官方開設的鹽場提出很小一部分鹽,然後折道前往范家自行開設的鹽場,將大批的私鹽夾帶到船上,運至桂林進行改包,銷給其他地方來的私鹽販子。

對私鹽販子來說,官鹽進價每斤五十八文,私鹽進價四十文,將私鹽當成官鹽來賣,除了販賣官鹽的利潤之外,每斤還能淨賺十八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農門長姐有醫術,種田養家猛如虎

依依蘭兮

律師兇猛

superpanda

救命!我穿進了閨密寫的瑪麗蘇文

小五的三千六百五十天

人在鬥羅寫日記,他們不對勁

何前華愛玩遊戲

獵人記

段落單

錦鯉文覺醒後,我帶全族發家致富

歲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