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棉花糖的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頁,我要這盛世美顏有何用+番外,拉棉花糖的兔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界的,雖說不同行,但類似這樣的場合,抬頭不見低頭見。

又因為有齊涉江這個紐帶,幾人也是相談甚歡。

此時現場觀眾已經陸續進場,曲藝臺晚會的觀眾名額,有內部家屬的,有老觀眾的,也有網上徵集的。

今年網上徵集的特別搶手——奔著來看齊涉江啊,就像莫贛說的那樣,因為齊涉江鬧的新聞,這一次的晚會關注度大大提高了。

不過那也只是一部分,大多數,還是曲藝愛好者。對於他們來說,其實也多少有幾分關注齊涉江帶著子弟書的亮相。

華夏千百年來,多少種民間藝術流傳,多得是斷絕的。可以說,有的藝術斷絕,那就是發展到頭了,人民群眾不愛了。

而子弟書,有內涵有底蘊,正式的說法是,太難學了,所以慢慢演化、失傳了。

從《何必西廂》的唱段來聽,倒是稱得上悅耳,但它有足夠的,像京韻大鼓、京戲、崑曲那樣經久不衰、使人熱愛至今的魅力嗎?

這個,還是要大家自己評判一下吧。

按理說,今晚齊涉江會把子弟書的精華唱段拿出來,他們拭目以待。

……

演出服裝,今天齊涉江穿的是一身紅色繡花鳥紋大褂,很有春節的喜慶氛圍,也襯得更加唇紅齒白了,往後臺一站,路過的人就頻頻回頭。

穿的服裝和說相聲差不多,畢竟子弟書和相聲一樣,過去也沒有固定的演出服裝,和戲曲不同。演員只要穿得正式就行了,照他自己的習慣,當然是舍西裝就大褂。

《群英薈萃》這聯唱就在,導演一示意,幾十號人包括伴舞的,就上了臺。

舞美一如既往地充滿了年節氣氛,音樂聲響起,打頭的是一位京韻大鼓名家,穿著紅底的旗袍,一邊敲大鼓一邊唱起了京韻大鼓名段《風雨同舟》,唱罷一段,優美地撤步,轉到側邊。

後頭唱評彈的老師接著排眾而出,在舞臺中央,琵琶伴奏下細細唱來,與大鼓是截然不同的南方風情,溫婉動人。

一位位名家大師接龍聯唱,不同其他晚會,曲藝臺的晚會,是絕對沒有假唱的。

現場叫好聲不絕於耳。對曲藝愛好者來說,這真正是一場饕餮盛宴。

最後一位,就是齊涉江了。

臺下有人輕聲道:“這也算大軸了吧?”

——算不得正經大軸,就是聯唱裡最後一個出來罷了。

最後一個開唱,曲藝臺應該是想推一推“子弟書”這項新評定的非遺傳承,但是,很多人想的是,齊涉江和他的子弟書,能接得住前頭那麼多位大師嗎?

……

齊涉江抱著三絃站定臺中,臺下有衝著他來的觀眾報以掌聲。

他微微頷首,從容以對,左手按弦,右手行雲流水一般快速撥彈,用輪指彈出節奏輕快連貫如滾珠似的樂聲,時而三指輪指,時而五指輪指。

就這段過門,唱詞還沒出來,懂行的已經連連點頭了。好弦子,好輪指。

輪指在三絃伴奏裡是很少的,這原本是琵琶的技巧,無論是琵琶還是三絃,想練出這樣的輪指能力,既要下苦功還要有靈性。

而在齊涉江今日的唱段中,會有多處應用到輪指。他彈出了具有琵琶特色優點,又完全是三絃風味的感覺,手指交替快速撥彈弦絲,均勻不斷,如同一線串珠,叫人極為享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親了宿敵一口後,我重生了

起名字好麻煩耶

穿書,反派男二被我攻略成小忠犬

禹小粥

神奇物品在哪裡

光焰百合

冥帝的青梅抱枕她又逃了

心上之月

該如何讓你喜歡我【CP完結】

成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