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聽落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2頁,盛華+番外,閒聽落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時不常往天清寺旁邊喝喝茶的蒲家管事,住沒幾天,就收拾行李,趕回了盱眙軍中。
蒲高明請了胡先生進來,兩人聽了管事的稟報,胡先生又細細問了幾句,打發走管事,胡先生看著蒲高明,眉頭緊擰。
“大理寺調將軍治平十八年之前的軍功冊子,和歷年撥發的軍需。軍需上咱們不怕,咱們冊上乾淨,高郵軍之後,軍需上咱們沒再有什麼事,之前的,我親手過了兩三遍,又是十來年前的事了,這一條,咱們不怕,可軍功……”
胡先生一臉苦笑,軍功都是按人頭論的,殺人這事,抹平太難了。
蒲高明臉色微青。
“秦王爺這句話,更是……唉!”胡先生一聲長嘆,“這是一句惋惜,惋惜的很呢,若將軍只是奉調回京,另行安排,只要將軍願意,去北邊關大帥軍中效力,有什麼難的?有什麼好惋惜的?應該欣慰人盡其用才對,惋惜成這樣……”
後面的話,胡先生沒說下去。
蒲高明臉色更難看了,片刻,才聲調低緩道:“我跟先生想的一樣,柏樞密不催促行程,只怕也是等著萬事俱備,五路駐軍,”
蒲高明頓了頓,“我所求不多,要是能象北上兩軍,保住家人子孫,就是萬萬之幸,可如今……”
蒲高明口齒凝澀,抬手捂在臉上,說不下去了。
“將軍先別想太多,咱們得好好理一理。”胡先生緊擰著兩根眉毛,“眼下,照最壞的打算,治平十八年之前的軍功,查出來一樁兩樁……唉,不說細節,咱們就打算到最壞,頭一關,得先保住命,最好是將軍的命。”
蒲高明用力揉了把臉,深吸了口氣,壓下滿腔的悲涼,鎮靜下來,凝神聽胡先生說眼下以後。
“能保住將軍的命,將軍的家人,流放發賣,都不要緊,將軍保住命,就能求著北上赴死,秦王爺是個有眼力的,將軍真到了北邊,立功是早晚的事,只要立了功,蒲家就有了活路,這一道鬼門關,就算過了。”
胡先生眼睛眯起。
蒲高明聽的眉頭緊擰,“可是,怎麼才能保住命?這才是鬼門關。”
“讓我好好想想,如今朝中局勢,兩虎相爭,這中間,也許有可用之機。”胡先生話說的極慢。
蒲高明苦笑,“若是一年前,盱眙軍在手,這兩虎相爭的局面,咱們還有個投靠的本錢,如今,咱們已經躺在砧板上,還有什麼可用之機?沒有本錢,哪有機會?”
“眼下,盱眙軍還在將軍手裡,事在人為,將軍別急,讓我好好想想。”胡先生緊緊擰著眉頭,抬手衝蒲高明壓了壓,“咱們至少能拖到明年出了正月再啟程,還有點兒時間,讓我好好想一想。”
……………………
遠離京城的海城,在京東東路和淮南東路交界處,聳立在海城東南的伏虎山,雖然不怎麼高大,卻因為草深林密,一面靠海。四通八達,又十分險峻陡峭,在京東東路和淮南東路,都是出了名的險地。
這裡出名,還因為伏虎山出大盜。
伏虎山腳下,東來西往的必經之路,有個鎮子,鎮子外,一座山莊大門對著鎮子,圍牆一路往後延伸,一直圈到山壁上,彷彿把山圈進了院子。
傍晚,鎮子裡處處炊煙裊裊,店鋪多半已經上了一半門,夥計們忙著收拾東西,掌櫃們捏著小茶壺,站在鋪子門口,和街坊鄰居說著閒話,享受這片刻的閒暇。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西而來,直衝進鎮子,從急忙躲避的掌櫃和夥計們中間衝過,奔著將伏虎山圈進來的那間院子,疾馳而去。
馬直衝到院子門口,不等馬停穩,馬上的黑瘦漢子縱身跳下,將韁繩扔給小跑迎出來回的漢子,得了句吳七爺在家,竟是一路小跑衝了進去。
吳七正跟幾個人喝酒,見黑瘦漢子直衝進來,將酒杯往桌子上一拍,站起來急問道:“出什麼事了?急成這樣?”
“大事。”黑瘦漢子答了句,伸手抓起暖窠裡的茶壺,也顧不上拿杯子,提起茶壺對著嘴,咕嘟咕嘟一通灌。
“七爺,兩件大事,頭一件,說是三爺和大爺定下了出了正月問斬。”
“什麼!”吳七失聲驚叫,“不都是秋後才斬?出了正月?這是哪個龜孫王八蛋……你接著說!”吳七梗著脖子一句話沒罵完,看著兩隻手不停衝他往下壓,示意他先別急的黑瘦漢子,擺著手示意他趕緊說。
“這頭一件不要緊,要緊的是第二件,黑爺找到救三爺和大爺的門路了,讓我趕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