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頁,國師大人重生日常,甲子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得到這一筆鉅款的江父,心裡卻活絡了起來,他謀劃著用這筆錢把江家村西邊的安華山承包下來‐‐那裡以前是江家祖先的埋骨之地。正好這個時候,鎮政府計劃用兩年時間在江家村和附近的幾個村子裡修一條一車寬的公路通到鎮上的訊息傳了出來。江父喜不自禁,江家村一直髮展不起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地處偏僻,通往外界的道路狹窄難行,農產品只能靠人力揹出去,就算坐擁寶地,一年到頭也根本掙不了幾個錢。現在好了,只要馬路一修,最大的困難也就解決了。江父有自己考量。一來安華山本就是江家的祖墳所在,能重新回到江家手裡是再好不過的,哪怕只是承包,並不是真正屬於江家。二來,安華山雖然地處深山,但水土真是不錯,江家祖先每過一段時間都會往山上添置幾顆桃樹,幾十年下來,少說也有不下兩畝桃林,結出來的果子雖然賣相不好,但味道卻是極品。最主要的是,那個時候,桃子算是比較暢銷的水果之一,市場上賣價也高。這讓江父看到了商機,因此就有了將佔地超過八十畝的安華山打造成桃園的想法。鎮政府計劃完成修路工程的時間是兩年,假如江家人立即動手種植桃樹苗,正好兩年之後,桃樹掛果,就可以馬上運出去出售補貼家裡。江父翻來覆去想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去了村委會,把自己的目的說了。對於江父的決定,不少心思活絡的人都明白了他打的什麼主意。因為安華山是村裡的公用地,江父這一承包,意味著江家村每家每戶都能分到一筆不少的承包款。雖然他們心裡面高興還來不及,但明面上卻串通一氣做足了為難的樣子,為的就是從江家手裡摳出更多的錢來,他們可都知道江家發了死人財,現在不缺錢了。江父沒辦法,咬著牙掏了十五萬給村裡,這才換回了那一紙七十年的承包合同。此後的一年時間裡,江家人節衣縮食,花了大筆的工錢請村裡人幫忙清除安華山上的雜糙野樹,又舍了家底購入了一批優質的桃樹苗種上。一年後,江家有了將近六十畝地的桃林,而另一方面,江家的積蓄消耗一空,除了挪出來給江一涵做生活費的一小部分,反倒還欠下了一筆數目不小的肥料錢。一整年的辛苦,不計成本的投入,江家人只盼著一年後馬路修成,桃樹掛果,然後坐等豐收。誰知道天有不測風雲,一場地震將江家人打進了地獄。地震的中心在隔壁縣,連帶著整個通鎮死傷無數。江家村人因為居住的都是自家建的石頭屋,地基打的深,除了幾戶人家牆體有點裂fèng之外,幾乎沒有什麼傷亡。他們還來不及慶幸,卻得知原本已經修了一半的公路停工了,鎮政府將好不容易籌措來的修路款挪去救災去了。這對江家而言無疑是滅頂之災。一開始修路的時候是從鎮上往江家村這邊修,現在路只修了一半就停了,也就是說從江家村往外的道路依舊是崎嶇狹窄難行。加上這場地震,給通鎮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起碼七八年內,鎮政府都不可能再拿出錢來修這條路。沒有這條路,桃樹就算掛了果,運不出去又有什麼用。希望破滅,江父的心頓時沉到了地底。而另一邊,得知這一訊息的肥料商紛紛上門催債,江父磨破了嘴皮子也沒能求來一聲軟話。這些人換著法子天天來鬧,村裡人只顧著看熱鬧,絲毫沒有伸手相助的意思。江父實在是沒辦法,咬著牙就把原本留給江一涵的生活費拿了出來,還上了一小半的債務,這才堵住了這些人的嘴。江一涵剛到江家,江父和江家大伯其實並不親近,甚至還有段恩怨,彼此大有老死不相往來的意思。不過看在錢的面子上,江父對江一涵倒是客客氣氣的,也沒虧待他。江一涵之前是在縣裡的小學上學,車禍發生後,他跟著江父往江家村走了一趟,第二天就摔了碗哭著鬧著要回家。小孩子嘛,什麼都不懂,好的壞的都寫在臉上。江一涵嫌棄江家破爛,江父本就不喜江一涵少爺脾氣。第二天便把江一涵送回了縣裡,寄養在他就讀小學的一位老師家裡,每年給上兩千的鉅額生活費,這筆錢江父願意掏,哪怕這是當年江家一年半的生活費。只是現在不成了。江家一貧如洗,再也沒有那個經濟能力好吃好喝的供著江一涵。江父讓江一涵轉學到了鎮子邊緣的小學寄宿,江一涵上躥下跳鬧騰的厲害,江父沒忍住,狠狠的抽了他一頓。這一打,人就老實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