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頁,第一佞臣,甲子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到這裡,宗伯深吸一口氣,持著象牙芴板,出班跪倒在地:&ldo;內閣已立,陛下雖為政時日尚淺,然自有內閣督理。太后竊據朝堂十三載,把持朝政,如此貪念權柄,莫非有武賊(武則天)之心?&rdo;此話一出,本就爭執不休,義憤填膺的眾官員頓時就亂了套了。什麼叫武賊之心?這是非要在太后頭上潑髒水啊!宗伯一站出來,那些還猶豫不決的御史言官那裡還有顧忌,當即便是齊刷刷的跪倒在地,口中大呼:&ldo;請太后撤簾,歸政於陛下!!&rdo;&ldo;你們,你們‐‐&rdo;孔微慎氣的鬍子都翹了起來,顫抖著手指著宗伯等人,一時之間竟是連話都說不出來。&ldo;好了,今兒個,且聽我一言。&rdo;只見著魏王站了出來,躬身說道:&ldo;太后為政多年,自是勞苦功高,然如今陛下已經親政,太后再行垂簾聽政一事,卻是過了。正所謂夫死從子,太后是孔家女,總不至於連這個都不知道吧!見好既收,未必不是善舉,將來史書工筆,呵‐‐&rdo;眾大臣又是一驚,萬萬沒想到做為輔政大臣的魏王竟然會幫著皇帝?還在朝臣面前這般諷刺太后。今上方開了內閣,若是再逼退太后,接下來難道就會放過四大臣嗎?魏王則又是一笑,他老了,七十來歲的人了,在這位置上還能坐多久?今上眼見著是個有手段的,急流勇退才是上上之策。他姓景,這天下也該姓景,他也不能容忍一個孔姓婦人騎在景家頭上。今日一過,今上若是有心,他幾個兒子起碼也能有個好前程。朝堂之上頓時安靜了下來,跪下的,站著的,都是垂直頭,眼觀鼻,鼻觀心,一言不發。良久,簾子後面才是傳來一陣嘆息。&ldo;卻原來,哀家兢兢業業十三年,在諸位卿家眼中,竟是這般勢利禍國之人,哀家痛心啊!咳咳‐‐&rdo;說到這裡,又聽見簾子後面一陣忙碌,聽著聲音,大概是侍從在給太后順氣。&ldo;太后‐‐&rdo;太后一黨的人當即全部跪伏在地,袖子摸著眼角,一時之間好不悲慼。過了一盞茶的時間,裡面又安靜了下來。&ldo;皇帝,你便是這麼迫不及待,從哀家手裡奪權了嗎?竟不顧我們母子之情了嗎?&rdo;太后一字一句的說道,言語之中透著哀傷,夾雜著一絲不甘。&ldo;母后!&rdo;孝熙帝端看著朝中大臣。清冷的聲音傳遍整個大殿:&ldo;這天下姓景,朕才是這大揚朝的皇帝,天下也是朕的,母后顧念朕年幼懵懂,所以才得以協理政事。朕自然感激於心,只是如今朕長大了,有能力了,母后不是應該高興才對?又何來朕,奪權一說。&rdo;他最後又補了一句:&ldo;母后,明年皇弟便要就藩,你說揚州如何?&rdo;&ldo;請太后撤簾,歸政於陛下!&rdo;那邊的一眾言官頓時附和道。又是一片寂靜,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身後的簾子裡子傳來最後一聲嘆息:&ldo;罷了,罷了,便如你所願吧!&rdo;&ldo;太后?&rdo;孔微慎失聲喊道。卻被眾人更大的一聲&ldo;太后英明!!&rdo;掩蓋了去。孝熙帝整個人都放鬆了下來,他看著從始至終都未曾發話的葉長啟,宋從義等人,捻了捻眼眸。怎麼說?得虧這些人沒有給他添亂,如若不然,今日怕就沒有這麼簡單了。不過他也明白,這不是他們善心大發,不過是因為他對北光城士子的容忍,所以這些傢伙為大局著想暫時不想激怒他罷了。畢竟萬一他一個不樂意,拿北光城士子出氣,到時候,他們要挽救可就來不及了。這就和他那揚州來換太后的退讓是一個道理。這是宴斂身處大揚朝過的第一個年節。年節最後一天,宴攸忙裡忙外,總算是將所有的年貨備辦完畢,竹炭,乾果,點心,炮仗,燈籠……諸如此等,細細安排下來,這處宅子竟也有些家的味道了。宴仁亮寫的一手好歐體,春聯便由他寫了,宴攸指揮著宴敘在影壁上掛了兩排通紅的金魚玉燈,到最後只剩下宴斂坐在空蕩蕩的庭院中間,頗有些無所事事的味道。不對,他也是有事情要做的,宴攸遞給宴斂大大小小十幾張禮單‐‐這裡年禮。打頭的一張屬於葉長尚,只看見上面寫著:竹炭二百斤,精米一百斤,乾果十類,各十斤,竹葉青兩壇,綢緞三十匹,釉裡紅茶壺瓷器一套,古籍五本,雞鴨魚各一對,羊豬各十隻……這般林林總總,羅列了三頁紙出來,直把宴斂看的眼花繚亂,可他哪裡懂得這些?比照禮單的長度,給葉長啟的年禮和葉長尚差不多,其餘葉家人幾乎是對半砍,到了劉仲這裡,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