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頁
慕夏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2頁,重生八零貌美如花+番外,慕夏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金花只得收了, “我拿給我娘,要是我娘不要的話……這錢非退給你不可!”武媛笑了,說道,“明天年三十兒!後天是初一,你們去我家麼?”金花頓時有些猶豫,“你家啊……可遠了!”武姿今天在村裡交了很多朋友,和小夥伴們正玩得溜起,聞言就大聲說道,“金花姐姐你來嘛!過年去我家玩,我家有好多好吃的!我們還可以去山上玩!山上可好玩兒了!”金花猶猶豫豫地點了點頭。武媛告別了眾人,和妹妹一塊兒走了。武阿婆、武向東和阿嬌在祠堂那兒等她、順便跟村裡的老人們說說話。武媛趕過去的時候,好些老人看到了她,先是贊她高了、漂亮了,又問剛才是不是送善珍上醫院了,怎麼樣了?武媛向老人們問了好,然後胡謅了幾句戚善珍的“病情”……因一家子齊整了,武阿婆就和好幾個老人告別。只是,眾人都是舊識,才聊了這麼半天就要離開,都有點兒捨不得。於是武阿婆又跟眾人約好了年初三回村裡來,再跟大夥兒好好聊聊……一家子這才婉拒了村裡老人們的盛情挽留,離開了。老人們還依依不捨地把她們送到了村西口。一家子匆匆趕路,虎子在一旁跑來跑去……武媛就問妹妹,“剛才發生了什麼好笑的事?”武姿卻轉過頭去看向了阿婆。阿婆道,“你姐姐問你話咧你看我幹啥?”“阿婆威武霸氣嘛!”武姿笑嘻嘻地說道。——原來,武家村的流水敬老宴,是由公中出錢整大頭,在祠堂門口擺上流水席;而村子裡的每一戶武姓人家呢,也被要求各獻出一碗半葷半素的菜,拿去參與。村裡輩份最長、年紀最大的十來位老人們由始至終都端坐在稱之為敬老臺的“上座”。各家各戶的當家人呢,就捧著菜、領著自己一家人、跪在蒲團上,給敬老臺上的老人們磕頭、問好,還會請老人們試菜。通常情況下呢,老人們也就挾上一筷子菜意思意思,再說上幾句祝福的話,大抵都是“今年這一年你們都辛苦了、這養兒育女的真不容易、希望明年的日子能越過越好”這樣的吉祥話兒……小一輩兒的奉了菜、磕過頭、問過好;老一輩兒的試過菜、說了祝福的話……然後年輕一輩兒的就能捧著自家的菜,去流水席上就座、開吃了。村裡會按著族譜上的排行,按人們的輩分、年紀的大小,排著隊兒的先來敬老、再吃流水席。眾人吃完一席就得立刻離開,會有人馬上再來安排下一席……而吃完流水席的眾人還能按著花名冊、去一旁領些公中派給的糧食、瓜豆之類的回家。姚桂香雖然為人厲害,但畢竟是要在村裡討生活的,所以不能免俗。但今年,十九爺爺武麗紅回來了。在十幾二十年前,當武麗紅還呆在村裡的時候,她輩分雖高、卻很年輕,所以年年都不肯上敬老臺。可近二十年沒有回來過……當年的風姿少婦已經熬成了老婆子。再加上武麗紅本就抱著刁難姚桂香的態度而來的……她理所當然地坐到了敬老臺上,跟著八太婆她們有樣兒學樣兒的向後輩們說幾句好聽的話罷了。等了幾輪……終於輪到了姚桂香一家。武麗紅呵呵笑了起來。姚桂香比武麗紅略年輕幾歲,本來兩人的年紀也沒差多遠;可武麗紅卻比姚桂香長了一輩兒……她這個輩份兒的,連她在內也只剩下三四個人了。但姚桂香這個輩份兒的呢,卻大多都在村裡還正值壯年。再加上姚桂香人緣不好,也沒個人提前告訴她說武麗紅回來了……她是真沒準備!她手裡捧著碗酸菜炒白菜,硬著頭皮領著兒子武向南、小女兒武儀蘭,帶著孫子一輩兒的接娣和富貴兒,走到了敬老臺前。可是……看著得意洋洋地端坐在臺上的武麗紅……姚桂香她實在跪不下去。村裡年紀大一些的人,都知道這倆女人之間的不對付。又因為平時在村裡吃夠了姚桂香的苦頭,所以大家更願意看她的笑話。於是,姚桂香不肯跪、武麗紅沒吱聲……眾人也就都安著一顆看熱鬧的心,興災樂禍地等著。八太婆年紀大了,脾氣也有點兒爆。等了好一會兒見姚桂香始終沒動靜,便催促道,“姚氏,你也可以了啵,我們這都等了半天了你還想怎麼樣?你不想敬老的話呢不如你就不要當武家人了……”——那要在武家村立足,不入武家族譜還是不行的。尤其是姚桂香這一家子都是文盲,所有跟土地有關的政策、手續啥的都得靠宗族;而且宗族裡還有公中的地,每年產出的作物,到了年底家家戶戶都能分到一點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