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頁
慕夏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4頁,重生八零貌美如花+番外,慕夏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或者說……他身上的光環,他本人出色的容貌、氣質、談吐,與他的學識……實在是太出眾了!應該說,他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戚善珍只是其中一個、不自覺受到吸引的女知青而已。白天,大夥兒一塊兒幹著繁重的農活;夜裡,知青站裡會點燃一支小小的蠟燭……——知青下鄉是來勞動改造的,不是來享福的,所以諸如蠟燭這樣的東西,每天的花用也有定量。有人會在蠟燭上做好刻度,一旦燃到了規定的地方就必須吹熄。而那蠟燭的光,似乎也和如今這灶膛裡的光、重合了。戚善珍清楚地記得,那會兒他們知青喜歡聚在燭光下、討論他們學過的課本、懂得的知識、以及老家的風土人情。有一天,戚善珍小小聲地為大家背誦了一段高爾基的《鷹之歌》“……鷹顫抖了一下,高傲地叫了一聲,順著石頭上的黏液滑到懸崖邊上。到了邊上,他伸開翅膀,胸中吸足了氣,眼睛裡閃著光輝,向懸崖下滾去。他像石頭似的順著山崖滑下,迅速地下墜。啊,翅膀折斷,羽毛也掉下了。山泉的波浪把他捲入,泡沫裡映著血,衝到海里去。海浪發出悲傷的吼聲撞擊著石頭,那鳥兒連屍體都看不見了……”原本還在高談闊論的知青們一下子就沉默了下來。《鷹之歌》的內容,講述的是瀕臨死亡的鷹、與一條蛇的對話。可慣在地裡爬行的蛇、怎能理解在天空中翱翔過的鳥兒的心思?就像——心中也曾經有過激情豪邁的大夢想、更想有一番大作為的年輕知識份子們,如今被困在這田間地頭……不知不覺,蠟燭的光、慢慢變得更加黯淡。如同一個人的夢想和願望也統統燃盡。黑暗中,有人輕聲說道:“珍,我們會回去的,就像折了翅的鳥兒需要休養那樣……總有一天,我們還會飛上雲宵!我向你……保證!”戚善珍呆住了。雖然在黑暗中看不清他的臉……但她卻牢牢記得他的名字。這是他第一次和她說話。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戚善珍與他的關係……似乎也在不露痕跡中,變得越來越親密。白天當著所有人的面,他不主動跟她說話,但他總會積極的、避著人幫她做好農活;戚善珍的床鋪上,總會莫名其妙的多出來一朵開得恰到好處的小野花、一小串酸甜可口的野果……甚至有時候他會悄悄上山拾些菌子什麼的,趁著趕集拿去鎮上賣,然後給她買回一盒蚌殼面霜……不知不覺,這樣的日子過了快兩年。說戚善珍不心動……那是不可能的。可知青站裡除去少數幾個知青是自願來農村的之外,其他大多數知青……都是因為家裡成分不好、才被強制性送過來勞動改造的。就比如說,戚善珍是因為父母都是大地主、大資本家的後代……他,聽說也是因為他父親的緣故才會受累的。所以說,即使到了適婚年紀……但戚善珍完全不敢提這茬兒,他也不敢。但是,七八年三月的一個晚上,他跑來告訴她說,他可能……要回北京去了。在那一刻,戚善珍也不知道自己心裡是怎麼想的!——高興?是、是挺高興的。他本來就不屬於這兒,能回去、回到他應該呆的地方,這是好事兒!——不高興?是,也是有的……他走了,那她……怎麼辦?以後兩人天各一方、從此不再相見?就在戚善珍忐忑不安的時候……他小心翼翼地對她說道:“珍,我……能帶你一塊兒走嗎?”震驚中,戚善珍瞪大了眼睛!“如果你不願意……不不,你不能不願意,我、我的意思是……你可得好好想清楚,千萬別急著拒絕我……”他低聲說道,“……我也不想瞞著你,其實,在我來這兒之前,家裡給我安排了一門婚事,但我……”“你、你已經結了婚啦?”戚善珍緊張地問道。——如果他一早就已經結了婚,那她和他這兩年的相處……又算什麼?她的一顆心兒被吊得高高的。他解釋道:“並沒有,是在籌備婚禮的時候……我父親出了事兒,然後我媽進了牛棚,我也被打發到了這兒……我、我那個未婚妻她、她已經嫁人好幾年了。”聽到這兒,戚善珍鬆了口氣。他又道:“我的意思是……我媽比較認可我那個……前未婚妻,也不是啦!她都已經結婚了,我是說……我媽肯定會拿你和她來比較,所以……如果你真跟我走了,可能我媽那一關是有點兒難,但我會……努力保護你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