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春風穿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六章 去定了,青山巍巍,一兩春風穿堂,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竄。”
“我在那些兵士走了之後,又去著人一一尋人、安撫,忙了一日未曾休息。”
三府之內,竇昇平去了北邊還沒回來,竇知進被抓,其餘人都在香山,就剩下這麼個孫女主事。
念及此,竇盛康朝阿笙罷了罷手,示意她從旁休息。
此時,竇盛康派去打探訊息的人回來報。
的確是竇榮昌自己去軍衡司自薦的。
“不過按二公子院內人的說法,說二公子是自薦去皇城司,而非哀牢山。”
聞此,竇盛康眉目緊蹙,他緊抿著唇,怒意勃發。
阿笙看著竇盛康的模樣,幾不可聞地掀了掀嘴角。
軍衡司招兵可不是點菜,容得人想去哪就去哪。
,!
招兵是統一徵召,再按時需分配。
換言之,無論是自薦去哪,軍衡司都是首要按照軍機各部的需求優先分派。
竇榮昌進國學堂這麼久,卻還是這麼膿包,連這麼簡單的門道都不清楚,鬧了這麼大一個烏龍,竇盛康如何不氣。
而且軍衡司與文部不同,作為戍守一國的重要集權機構,他們幾乎是軟硬不吃,只聽天家的。
所以,即便是竇盛康的人也不過是從軍衡司打探到了此事的前因後果,連竇榮昌的面都見不到。
阿笙細細端倪著竇盛康的模樣,很想知道他會怎麼做。
若是竇氏替竇榮昌應下軍召,那麼竇榮昌便只能隻身前往哀牢山,此後生死未卜。
若是竇氏拒召,便是滿門獲罪。
這一次他會像七年前那樣,為保竇氏,拋棄族人麼?
“老二什麼情況?”
“二爺是在問詢的時候,被察覺知情不報,所以被一併帶走了。”
那人看了看竇盛康,而後低首道:“軍衡司那邊說,可給錢贖人。”
“他們要多少?”
那人抿了抿嘴,低首道:“三萬兩。”
“荒謬!”
竇盛康勃然大怒,當即將案几之上的茶盞砸了出去。
按央國律例,可贖之人以三至五十兩銀錢不等贖之,具體按情節算,這三萬兩,明顯就是在訛竇氏。
軍衡司辦事向來囂張,如今得了機會,自然不肯輕易放過竇氏這塊肥肉。
阿笙看了看不遠處碎成幾塊的茶盞,其上青花的圖紋清晰,光這一盞便足以贖普通之人了。
她起身欠了欠身子,對竇盛康道。
“孫女倒是有一個法子,可以幫二哥哥逃脫徵召。”
聞此,竇盛康的眉目鬆了鬆,“說說看。”
阿笙看了看一旁的僕從,竇盛康會意,當即將人遣了下去。
“不知外祖父可得到香山的訊息?”
竇盛康此次南下一直輾轉,未在一地久待,因此訊息並不及時。
“尚未。”
阿笙聞此,斂了眉目,故作為難的模樣。
“此次二哥哥隨我們去鴻福寺祈福,但他……”
見阿笙頓了頓,竇盛康不禁又蹙緊了眉,“說下去。”
“但他輕薄了周大姑娘,導致人家為明清白而尋死。”
聞此,竇盛康都頗有些震驚地愣在了那。
阿笙見此連忙繼續道,“但如今人無事,只是周家的人不肯就此罷休。”
“我知道軍衡司招兵是不招罪身的,如果周家將此事報與官府,二哥哥雖會得些罰,但好過在哀牢山那種地方渾過一生的好。”
周家在文史閣當差,而央國文史閣著書立典,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舉國文人雅士的言論。
無論此事是被告至官府,還是被周家找著機會報復,竇氏聲譽都將大為受損。
尤其是在崇尚禮教的世族面前,那便當真是抬不起頭了。
阿笙知曉,竇盛康與竇氏女眷不同,他著眼的永遠是整個竇氏的前程。
他明白竇榮昌幹得這混賬事真正的影響在哪。
阿笙看著竇盛康眉眼中逐漸冷淡的神情,顧自斂了眉目。
若無周家之事,竇盛康或許會想辦法將竇榮昌弄回來,但有了周家之事,竇榮昌不但得罰,還得重罰才能平了此事。
但他身上挨的這罰又不能將竇氏拖下水。
因此,應召被丟去哀牢山便是最好的結果。
阿笙斂了斂眉目。
這哀牢山,竇榮昌是去定了。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