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頁,閒唐+番外,春溪笛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那時,男的免不了被殺,女的免不了被糟蹋,財物會被強奪,那些不值錢的東西則會被毀於一旦。
千百年後,那裡的人沒了,那裡的文字和文化沒了,什麼痕跡都找不到!
所以,他們把這些東西保下來,是在做好事!
兕子她們聽李元嬰這樣說,便覺得這事是對的,她們派去的人若是能保住一二,那也算是讓一些人和一些東西免於遭難!
待兕子她們走了,李治獨自留下與李元嬰說話:“我還是覺得不太對。你要是真的那麼憐憫高昌,怎麼不去父皇別打它?”
李元嬰自有一套道理:“不打怎麼行?說好要納貢,高昌不按時納,是無信;勾連外邦攻打同為大唐附屬之地,是不義!這等背信棄義的行為若是大唐不出兵,叫別人怎麼肯再依附於大唐?所以,不打是不可能的,”李元嬰諄諄善誘,“但是我們大唐是仁義之師,打雖然打了,憐憫還是要的!人若是對自己的同類都沒有憐憫之心,和畜生有什麼區別?”
李治覺得,只要經李元嬰的口一說,什麼事都是對的。
十二月,朝廷敲定了征伐高昌的人選:侯君集和薛萬均。
大軍集結誓師,頂著嚴寒往高昌出發。
在大軍出發不久後,一隊百餘人的人馬也不疾不徐地綴在後頭跟著出發。李二陛下站在城門上為將士們送別,正欲回宮,卻眼尖地瞧見了後頭那隊人!這群人雖走得不算快,卻整齊劃一,衣著相同,步伐也相同,初一看像一個商隊,再一看竟像是訓練有素的行伍中人。
李二陛下眉頭一皺,讓人去看看那是誰。
很快地,有人回來稟報說,那是滕王弄的商隊,領頭的是滕王常帶在身邊的戴亭,其餘人是滕王的侍衛及他們去徵召回來的退役兵卒。
李二陛下臉色一黑,擺駕回宮,順便讓人去把李元嬰拎過來。
李元嬰正窩在榻上躲冬,聽李二陛下召見,慢吞吞地穿好正經衣裳跑去見李二陛下。到了那兒,李元嬰還要抖著說:“這麼冷的天,皇兄您叫我過來做什麼呢?一路跑過來,可冷死我啦!”
李二陛下道:“叫你過來做什麼?你是不是得給我解釋解釋你叫人跟著侯君集他們是想幹什麼?”
李元嬰見東窗事發,一點都不慌,把自己忽悠李治他們的那套搬過來給李二陛下說了一遍。
李二陛下冷笑道:“朕看你才沒這麼好心,你是想看看能不能撈點好處!”
李元嬰一副很傷心的樣子:“皇兄您怎麼能這麼想我?我是真心實意地這樣想啊!”他很老實地說,“當然,要是能順便賺點錢,那當然是好的,誰會嫌錢多?說起來,我還欠著皇兄您一筆錢呢,要是戴亭能幫我賺到錢,我馬上還給您!”
李二陛下道:“你還缺錢了?”
李元嬰說:“誰會嫌錢多啊?”他又和李二陛下說起他的宏偉理想,“我上次印了一百本書,花的錢可多了。我以後是要開大書院的人,要印很多很多書,不知得要多少錢!要是我賺的錢夠多,我要讓想看書的人都買得起書!”
李二陛下道:“你知道大唐有多少人嗎?”
李元嬰搖搖頭。
李二陛下道:“光是按戶算,大唐就有三百多萬戶,每戶又有五到十五人不等。你算算,大唐一共有多少人?這麼多人,光是想讓他們吃飽穿暖就已是難上加難,你得賺多少錢才能讓他們都買得起書?”
李元嬰在心裡算了算,發現數目大得他根本沒有概念!
李元嬰咋舌:“這麼多人啊!”
李二陛下道:“你以為呢?”
李元嬰同情地看著李二陛下,說道:“皇兄您真是太辛苦了,要管這麼多人!”他想了想,又說,“所以,才要把更多的聰明人找出來啊!比如種地,許多人天天埋頭苦種,遇到天時不好還是可能顆粒無收。可要是一個村子裡頭出一個聰明的人,他知道怎麼看天時變化,知道哪些地種哪些作物能高產一些,知道不幸遭遇大旱大災該補種什麼,知道山裡有哪些藥物可以採來賣,那他們一村人肯定都不愁吃喝——只要找到這樣的聰明人,讓他們去各地幫著督管農事,我們就可以不勞而獲了!”
李二陛下原本耐心聽著李元嬰說自己的見解,覺得李元嬰近來閉門讀書算是讀出了名堂來,結果一聽到他說“不勞而獲”,立刻又氣不打一處來,抬手敲了他腦袋一記:“什麼叫不勞而獲?有你這麼說的嗎?”
李元嬰捂著自己腦門,虛心求教:“那該怎麼說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