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小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2章 朕需要一個理由,我岳父是朱元璋,悠小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是希望能夠尋找一個更適合更有容易掌控天下的地方。
結果常二郎這麼一誇,誇到老朱都覺得自己要是還繼續在這裡盤桓猶豫遷都之事。
那就太對不起方才這一句堪為大明立國根本的馬屁,啊不,是大明王朝的榮耀之銘。
雖然呆在車廂的遠處,可是老朱方才激動念誦的聲音可不小,自然也傳進了那李善長和湯和的耳中。
聽得那湯和老臉激動得通紅,奈何文化不高,都不知道如何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激動,只覺得這話真他孃的賊帶勁。
倒是一旁的李善長撫著長鬚,一雙老眼裡邊,充滿了對常二郎這小子的欣賞。
“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小子,當真是馬屁功夫出神入化……”
聽得這話,湯和沒好氣地瞪了不停嘟囔的李太師一眼暗暗吐槽。
這怎麼能叫馬屁,這分明就是對陛下的精準點評好不好?
而老朱此刻,漸漸地平復了心情之後,不禁想到了這些年以來,自己對於遷都的籌劃。
之所以遷都,原因有許多。
第一,六個定都南京的朝代都是偏安一隅的割據政權,並未實現天下統一,還是短命王朝,統治時間只是幾十年而已。
第二,從全國的形勢來看,南京僻居東南地區,不利於掌控全國的形勢。當時在洪武六年之時,他就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
“朕今新造國家,建邦設都於江左,然去中原頗遠,控制良難。”
古代交通不便利,距離首都太遠的話,會產生“天高皇帝遠”的情況。
第三嘛,老朱對南京城內的佈局也不滿意,他覺得“宮城前昂後窪,形勢不稱”。
老朱雖然在南京稱帝,此時的他就有遷都的想法。於是在這年五月,離開了南京,來到了北宋故都汴梁。
就像史書上所言一般,君天下者宜居中土,汴梁乃是北宋故都。老朱在這裡住了兩個月,並將開封確立為北京。
。。。
只是接下來的歲月,北方元蒙的征討,西南地區對於那元蒙殘餘勢力的掃蕩。
還有那沿海一帶的倭寇總是把人給攪得頭疼,令沿海百姓深受其害。
總之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牽扯了大量的精力,導致到了現如今,此刻都尚未成行。
不過好在,近年來,北方,隨著此番的大戰,令那主動南侵的北元兵馬遭受重創,至少數年之內,不敢有南侵之念。
再有就是隨著大明的海上貿易的發展,以及海上航道的通暢,現如今,那些海盜與倭寇們,在輪番的打擊與清剿之下。
現如今已然無法再對大海的沿海地區構成威脅,即使是在海面上,也幾乎再也找不到像樣的海盜。
主要還是大明現如今的船舶技術的飛速進步,導致了朝廷的大量戰船的速度遠遠地趣過了商船,更別提現如今朝廷的戰船上,已經開始火炮上艦。
僅僅只是這兩項,就足以令所有的海盜、倭寇膽寒若慄。
現如今,還有海盜倭寇遊弋流竄的,一個是在北方靠近新羅,一個是在南洋諸島所在。
至於那些前來大明沿海諸港口進行貿易的那些各國船舶,都表現得十分的乖巧。
哪怕他們的真實身份是亦商亦盜,可是到了大明的地盤,不得不老老實實裝孫子。
也正是因為現如今大明周邊地區已然安寧了許多,所以,老朱現如今正在謀劃著準備要進行遷都之舉。
只是,遷都可不簡單,北元連連受挫,可是根本猶在,軍事力量仍然強大,特別是在燕雲十六州以北地區,更是元蒙勢力的活躍地帶。
再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想要從南京遷都向那西安,遷都後需要大量人口和資源遷移到西安。
這將會使得關中的資源供應出現問題。糧草、勞力等資源短缺對新政權的穩定構成了嚴重威脅,這些也都不得不提前作出考慮。
可是現如今,常二郎的這蒸汽機車,倒是讓老朱覺得,似乎原本令自己躊躇的遷都大事,彷彿變得沒有之前所想象的那麼困難。
只是西安那裡,究竟是否真的是適合的遷都之地,老朱此刻不禁有些躊躇。
扭頭看向坐在跟前的常二郎。
“賢婿啊,你也不是外人,咱有件事情,想要問一問你,你只管大膽告訴咱你的想法。”
看到老朱笑眯眯地湊到了跟前來說這樣的話,常二郎不禁一愣。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