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部分,秦始皇,保時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竊兵謀反,侮辱王室之名,累及大王受屈,罪當碎屍萬段,全家當誅,孤家決定親率大軍踏平屯留,生擒二人以解大王心頭之恨。”
嬴政一聽呂不韋又想帶兵平叛,心裡道:你哪裡是想平叛,不過是借平叛之名重新掌握大權。
嬴政恭敬地說:“常言說殺雞焉用宰牛刀,平定這二人怎能勞頓丞相大駕,派其他人就足夠了。據寡人得到可靠情報,成是受他人蠱惑才謀反的,咸陽城記憶體有大量同黨,為了防止逆賊狗急跳牆危及王權,寡人想請丞相在都城平叛。”
呂不韋吃驚地問道:“大王可否查明唆使成謀反之人是誰?”
“這正是寡人讓丞相所做之事,請丞相儘快查明留在咸陽城內成同黨,隨時奏報寡人,本王將把謀反之人一網打盡!”呂不韋十分失望,他知道嬴政絲毫沒有懷疑自己的身世,對檄文內容根本不放在心上,他想趁此機會與嬴政改善關係的希望破滅了。更令呂不韋失望的是嬴政根本不信任他,他想借平叛之際重新執掌兵權的希望也破滅了。
呂不韋轉念一想,你不是讓我查處成的同黨嗎,哼,我把嬴氏宗族之人都汙衊為成同黨,讓你盡情地誅連九族吧,看你如何收場!
嬴政不讓呂不韋帶兵出征,藉故另派他人,迫使呂不韋交出兵權。儘管呂不韋極不情願,卻也不能拒不交出兵權,嬴政有‘平叛’這一最好的藉口。
嬴政望著呂不韋離去時惱怒的表情,暗暗高興,嘿,沒有成叛亂,他還不能這麼順利就從呂不韋手中收回兵權呢。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呂不韋離去不久,李斯走進來報告說:“臣已查明,呂不韋事先知道成有叛亂的動機,他曾在成領兵前一天晚上派親信司空馬潛入夏太后宮中,去幹什麼不得而知。此外,呂不韋事先也曾派張唐率兵五萬搶先抵達上黨,其意不明。”
“現在張唐仍在上黨嗎?”李斯點點頭。
嬴政心中有了數,又問道:“咸陽內近日有什麼動向?”
李斯知道嬴政指成的黨羽,忙答道:“並無什麼動向,似乎在觀望事態發展,他們也許是以靜制動,先看看大王的反應再採取措施吧,望大王早定平叛大計,以免夜長夢多,等久了火燒起來了,再想撲滅就費勁了。”
“寡人明白,你以後蒐羅情報要廣泛一些,準確一些,不能只盯著朝中幾個顯眼的大臣,比如這次成作亂,為什麼事先毫無所知呢?還不如呂不韋的私人眼線訊息靈活。對各諸侯國也應當如此,有時小人物也能幹出意想不到的事。”
李斯理虧,對嬴政的的訓斥連聲稱是,他想了想說:“臣也注意一些小人物的活動,比如——”李斯說到這裡,抬頭看看旁邊的幾位侍從太監,欲言又止。嬴政會意,斥退眾人,李斯這才說道:“從文信侯府的內線傳出訊息,大王身邊有呂不韋的眼線。”“怪不得寡人的許多事呂不韋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查出是誰麼?寡人要親手將他凌遲至死!”
“臣懷疑一人,但還不能最終確定。”
李斯在嬴政身旁小聲嘀咕幾句,嬴政勃然大怒:“查,儘快給寡人查個水落石出!”
昌平君帶著王翦、王綰、蒙武、辛勝四人按照嬴政的約定準時來到,嬴政讓昌平君派信使攜兵符趕到東郡調蒙驁率五萬大軍阻擊龐,又派使臣攜帶兵簡趕往上黨,調張唐出兵迎擊扈輒,把寫好的一份帛書交給王翦說:“寡人命你率十萬大軍趕赴屯留平叛,大軍抵達屯留可先按兵不動,命王綰、蒙武、辛勝三人各領一支人馬分散紮營,對屯留構成威懾之勢,然後派人將此書送交成,規勸其投降。正如兵法所云: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這次用兵非同尋常與敵國交戰,死傷都是我大秦的兵勇將士,何況成是寡人兄弟,他是聽信讒言做出這荒唐之舉,他對寡人不仁,寡人不能對他不義,我以禮相待做到仁至義盡,倘若他們不思悔改一意孤行,再發軍將他擒拿,我要在宗廟面前數其罪行誅殺他。”“大王英明!”
王翦等人一揖到地。
嬴政又告誡說:“對叛亂黨首決不饒恕,其他脅迫參與叛亂者一律從輕處罰或免於處罰,萬萬不可濫殺無辜,以免挫了我大秦軍隊的銳氣!”
吩咐完畢,嬴政命昌平君帶領眾將檢閱軍隊即日出發。五蕭瑟秋夜,殘月如鉤。
成裹緊了夾衫,他感覺屯留的秋夜比咸陽更冷更寒,這裡處處透著蕭殺,也許是王翦大軍的威勢逼得他心冷意寒吧。事情比他原先預想得更糟,檄文早已傳遍天下,響應的人寥寥無幾,原先協商好在咸陽同時舉事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