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部正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5河北的紛爭,小人物的英傑傳,服部正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虞、公孫瓚和劉備,或許還應該再加上身處遼東的公孫度,這幾個人便是如今幽州境內幾位主要的政治勢力。
其中遼東太守公孫度控制了幽州東部的遼東郡、玄菟郡、遼東屬國以及樂浪郡北部,同時還趁大部分諸侯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中原那場轟轟烈烈虎頭蛇尾的討董之戰的時機,將觸角跨過渤海海峽伸向了海對面的東萊郡,也便是那東夷人的故地。
由公孫度所派遣親信柳毅領兵在東萊建立了穩定的統治,甚至公孫度還封柳毅做了營州刺史,有傳言這是公孫度準備自立為王的一種準備工作。雖然不能知道這件事的真假,但是公孫度這個人的野心那絕對是不小的,畢竟他所在的的確與西蜀所在的四川盆地很像——西邊是遼西走廊,道路崩壞不說還遍佈沼澤,南面則是大海汪洋,就連後來的一代明主唐太宗李世民面對這樣的環境都生出了幾分怯懦,還是依靠薛仁貴和張士貴的瞞天過海才得以成行。
另外就好像戰國時期的燕國,雖說看上去在戰國七雄中戰績並不算突出,除了樂毅在燕昭王的支援下伐齊成功之外就基本上是一個被人欺負的角色,但是在面對周邊少數民族的戰鬥中,燕國卻少有敗績,反而屢屢開疆拓土,大大增加了自己的戰略縱深。
公孫度也是一樣,不論是東部鮮卑還是烏丸大人,亦或是對漢朝奉行蠶食政策的高句麗和扶余。公孫度用盡各種辦法與之纏鬥,不但沒有落入下風反而是越打越強。雖說這其中不能忽視遼東屬國的烏丸胡騎的戰鬥力,但是卻也足以看出公孫度這個人的手腕有多強悍。
也正是他的存在,讓烏丸、鮮卑、高句麗和扶余企圖蠶食我大漢東北疆土的步法大大放緩甚至在某些時候還出現了倒退,哪裡像後來的晉朝一個八王之亂就毀了漢家數百年的基業。
所以說李書實總是很猶豫,是不是應該考慮將某隻死螞蟻變成真正的死屍,只不過考慮到世族掌握國家權力按照歷史上的那股潮流來看幾乎是不可逆的,就算沒有司馬氏,依然會有其他世家跳出來——不論是太原、東海和琅邪王氏,還是清河崔氏亦或是范陽盧氏。天知道哪一家子再出一隻死螞蟻。畢竟陳群的《九品官人法》的破壞力顯然比一隻死螞蟻要大得多。
咳咳,既然將公孫度說得這麼厲害,而且其又是一個野心頗大的傢伙,那麼為什麼公孫度不西出碣石(今山海關一帶)。而非要捨近求遠走海路呢?畢竟就算遼西走廊再怎麼難行。可是無論是資訊傳遞還是物資運輸也都要比海路安全和快捷的多啊。
原因就在於控制了遼西郡和右北平郡的強力人物。我們熟悉的白馬將軍公孫瓚。
這公孫瓚和公孫度五百年前到底是不是同一個祖宗呢?
這種事情實在是很難說,因為如果稍稍考證一下,就會發現公孫這個姓氏至少在東漢就出過來自於兩支宗族的名人——其中曾經做了漢武帝朝丞相的公孫弘是來自淄川國的薛地。到了東漢此地基本上都屬於樂安國境內,離著渤海灣很近,公孫弘小的時候還在海邊放過豬。而另一支則是來自北地郡義渠一帶的公孫賀和公孫敖,不管這兩位之間有沒有關係或者有什麼關係,反正這兩位都是來自大西北的邊塞,與山東隔著十萬八千里。
而且因為春秋戰國只要是一個公爵家的孩子就有資格自號“公孫”,就好像王姓一樣,所以說我們就姑且將這兩位當做兩條平行線家族出來的優秀子弟吧。
反正這兩位之間的關係看著不像是同宗同族,反而有點彼此都看對方不順眼的意思。
公孫瓚的實力就不多說了,反正如果讓白馬義從跑開了,能夠與之相抗衡的就只剩下董卓的飛熊軍和李書實麾下的幷州狼騎,剩下的部隊都可以直接舉手投降了,因為他們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四條腿的追兵就會如同附骨之疽一樣讓兩條腿跑到崩潰也沒用。
至於後來出現的虎豹騎、解煩軍之流因為年代差距只能讓大家做“關公戰秦瓊”之想了。
另外一家在幽州具有極大影響力的勢力便是幽州牧劉虞。
比起前兩者,這位可以算的上是徹頭徹尾的文官。雖說東漢多儒將,但是這一位不論從哪一方面來看都絕對不是一個會打仗的傢伙。
但是,如果你因此便忽視了他,那麼倒黴的卻一定會是你,因為在李書實收集的情報之中,似乎劉虞除了不會打仗相關的技能之外,他其他方面的技能都點得挺高。
搞內政,可以讓百姓安樂,倉廩充足。
搞外交,可以讓胡人都對其感恩戴德,同時與周邊除了公孫瓚之外的所有勢力都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