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大業的另一面,希靈帝國,遠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個目標向一切宣戰。
這真是任何希靈使徒都應該想到的事情,只不過我們所有人都被自己的思維定勢給矇蔽了。
“好吧,我們都明白你的大業是怎麼回事了,”珊多拉長出口氣,隨後看著深淵希靈的眼睛,“我無意評價你重建一個深淵化的帝國是好是壞,我現在只想知道一點:除了這個‘免疫權’之外,你的大業對我們還有什麼好處?你希望新帝國跟你合作,說架橋能降低虛空範圍內的深淵現象的頻率和強度,這是怎麼回事?”
“其實這只是架橋的一個附加效果,只不過對秩序世界的種族而言,這個附加效果恐怕要比架橋本身的意義更重大百倍,”深淵希靈微笑起來,“深淵是保證虛空歸零的重要因素,不論是我新提出來的這個模型,還是之前神族和帝國一直認可的說法,在這點上都是統一的:虛空歸零,表現於深淵。那麼這就有一個問題了:真的只有深淵才能完成歸零麼?”
“理論上只要世界歸於虛空,‘歸零’過程就等於結束了,這個世界所對應的深淵會自己消弭掉,”哈蘭用低沉的聲音慢慢說道,“按你的說法,深淵是一種‘趨勢’和‘過程’,所以它不是憑空存在的,這也跟現有的各種理論相吻合,只不過在現有的理論中,世界自然消亡之後它所對應的深淵才消亡,也就是說現有理論認為深淵是跟世界一同存在的‘確切事物’,而在你的模型裡,深淵是隻有世界開始毀滅的時候才‘發生’,所以如果世界自然消亡,那麼它所對應的深淵其實從一開始就沒存在過。換句話說……自然湮滅掉的世界是不會跟深淵產生交集的,甚至壓根就沒有與之對應的深淵出現。”
“其實這方面的事情我也說不太清,‘還未發生的深淵是不是深淵’,這簡直是個能讓我都無從計算的問題,大概我這樣的叢集意識生來不擅長處理這種太玄虛的事物吧,我只知道一點:深淵並不是‘歸零’的唯一手段,它只是所有歸零手段中最粗暴最高效的一種罷了。虛空中每一瞬間都有無數宇宙滅亡,而其中一大半都是自然消亡的,這些自然消亡的世界根本不用受到深淵侵擾不是麼?這就說明對虛空而言,只要‘歸零’能順利實現,暴力手段根本毫無必要。”
我看著深淵希靈的眼睛:“那這跟架橋有什麼關係?”
“如果把虛空的兩側連線起來,它的歸零壓力就會下降,”深淵希靈又丟擲一個聽上去更讓人難以理解的說法,並且開始解釋起來,“我們把虛空看做一張膜,那麼你們能不能用普通‘薄膜’的性質,來聯想一下虛空為什麼要歸零?”
我絞盡腦汁想了一會,突然淺淺附體福至心靈:“因為夠彈夠勁道?”
我敢肯定自己這句話一說出來珊多拉就吸溜了一下口水——房間所有人都聽見聲音了!
“你這個解釋方法比較有創意啊,我都沒想到,”深淵希靈一愣一愣地看著這邊,不過還是點了點頭,“這麼理解也行,其實我想說的是:虛空之所以要歸零,就是為了降低兩側的不平衡度。你們應該在我的模型裡看出來了,不論是自然創世紀還是神族創世紀,只要虛空中誕生或演化任何東西,就都會改變‘膜’的形態,而它作為一個單一平面,改變形態的唯一方式就是褶皺,凸起為正,凹陷為負,從數值上正負抵消,但從事實上,它的兩側失去了平衡——虛空歸零就是重新找到這種平衡。儘管它不是一張膜,也沒有任何維度,但虛空有‘兩側’是毋庸置疑的,我們這一側和對岸的不平衡是導致深淵出現的元兇,並且不平衡的程度越大,深淵出現的機率也越大,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世界極易感染:因為它們的資訊量太大了……”
我點點頭:“有內涵早完蛋,思路廣命不長。”
深淵希靈以一種很彆扭的眼神看著我:“雖然很感謝你時不時的精妙比喻,但這真的很影響氣氛好麼?”
我:“……你繼續,你繼續……”
“總之就是虛空兩側的差異導致了這種不平衡性,而虛空兩側的差異來源於它們的完全隔絕:目前可以確定只有這一層阻隔才是最終極的資訊屏障,你們認為這層阻隔是深淵,我則認為這層阻隔是一種深淵反應極為強烈的‘虛空結構’,但不管哪種解釋,總歸是這層壁壘一樣的東西在放大虛空的不平衡性,如果我們成功架橋,那麼就能在一定範圍內減少‘兩側’差異,因為被橋樑連線的部分等於就沒有‘隔絕’這種概念了。這就是架橋能給你們帶來的好處:虛空的平衡度提高之後,深淵將減少。”
我必須承認這是個充滿誘惑力的點子,而且它所能帶來的前景空前光明,然而珊多拉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