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四方會談,希靈帝國,遠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看它確實比以往的猜想都接近真理。那麼秩序世界的產生會導致這張膜‘變形’,深淵和大災變則是這張膜為了恢復平整而採取的不同強度的歸零,在膜上架橋,使兩側的秩序世界互通則可以緩和不平衡的情況,讓大災變不再過激……所有的猜想似乎都是符合情理的,我個人表示贊同。”
“你從對岸得到的資料有多詳盡?”星臣看了深淵希靈一眼,“能給我看看麼?”
“當然,”深淵希靈取出一份早就轉譯好的卷軸交給父神,“已經把技術方面的東西省略掉了,想必你關注的也不是那個。”
星臣和希拉開始分析卷軸裡的東西,我和哈蘭還有珊多拉則靜靜等著。這些資料我們已經提前看過,當然知道其內容,不過就和我們從黑梭裡找到的情報以及我偶爾“聽”到的對岸呼叫一樣,這些資料支離破碎,有很多語義含糊不清的地方,深淵希靈知道的東西或許比新帝國多一些,但她也遠遠沒有達到可以和對岸文明暢通交流的地步。
“根據這些資料,對岸文明的‘架橋’計劃並非是他們最先提出的,”希拉抬起眼睛,“對岸目前有兩個超級文明,但他們都可以確定自己並非‘第一代’,在他們之前還有別的接觸了虛空真相的人,‘架橋’的意志就在這一代代的超級文明中流轉,每一代人都嘗試架橋,但基本上都失敗了。”
深淵希靈點點頭:“對岸在‘傳承’方面明顯比咱們這邊強,他們的超級文明雖然不如咱們這邊持久,但一代代人能把架橋的意志傳承下去,中間有很多種族好像在架橋的過程中自然消亡或者乾脆因為實驗失敗而滅絕了,但這個專案幾經易手都沒停過。”
“令人欽佩,”連父神都忍不住點了個贊……額,表示敬意,隨後他把卷軸還給深淵希靈,“架橋需要兩側共同執行,所以對岸始終沒成功過?”
“是的。根據對岸發來的斷斷續續的資訊,原本的‘架橋’要求裡並沒提過需要兩側同時開啟,是這一季的對岸文明在探索中才發現的從兩側同時開啟啟動端可以讓橋穩定下來,之前那些失敗的架橋嘗試很可能就是單獨開工的結果。”
“也就是說,要想保證架橋成功,第一步必須保證能和對岸進行順暢通訊,”哈蘭一句話切入重點,“否則連啟動端的同步開啟都做不到,‘橋’啟用之後很可能在另一端遲遲無法響應的狀態下崩潰掉。另外還要考慮到兩岸製造的啟動端肯定會採用不同的技術和‘材質’,這方面的相容和互譯也是個重要問題。現在根據咱們的猜測,要和對岸建立穩定聯絡至少需要‘下潛’到深淵底層的臨界帶附近,並在那裡建立一個壽命較長的、類似中繼站的東西來轉發訊號,這又是個技術難點,咱們現在連下潛到那個深度都辦不到,更別提建立中繼站了。”
哈蘭不愧是這方面的專家,基本上已經把專案所需的東西都考慮到了。
合金長桌上的全息裝置投影出了帝國現在在用的深潛船,以及深潛船的架構和當前能達到的極限引數,我有些出神地看著這東西,但並不知道該怎麼改進它:連塔維爾這樣的專家都被這個問題困擾著,自己這樣的門外漢當然更別想著幫忙了。我只是在想:這艘船要什麼時候才能下潛到臨界層?
那聽上去遙不可及。
在傳統的深淵-虛空模型中,我們認為深淵之門下面就是深淵力量的巢穴,那是一個完全被名為深淵的“事物”所充斥的扭曲混亂區域,並且根據“對岸”存在的事實,深淵之門下面被視作一片廣闊但有限的隔離帶,這個隔離帶有分層結構,從表層向下深淵氣息會急劇增強,一直到最底層的時候深淵氣息會強大到極限,但再往下這一過程卻會倒轉,汙染減弱,混亂平息,就好像兩條互為映象的漸變帶一樣。在這個模型裡,深淵結構產生“倒轉”的區域就是臨界層。
而在深淵希靈提出的新模型裡,一切其實都差不多,僅有的區別就是深淵希靈否定了“深淵”作為一種確切“事物”的性質,新模型認為深淵不是一種明確的“東西”,而只是一系列過程的統稱,深淵之門下面也不是什麼巢穴,而只是虛空中的某種特殊“結構”,只不過這個結構正好位於虛空歸零反應的起源帶,因此它有強烈的深淵性。除了這方面的區別之外,關於“臨界層”的描述在兩種模型裡都是一樣的。
舊帝國最強的深潛船也僅僅做到了接近臨界層而未能真正抵達那個區域,新帝國製造的深潛裝置就更不用說了:恐怕連那極限深度的一半都達不到。
希拉轉著眼睛,看看眼前的深潛船又看看深淵希靈,突然若有所思起來:“不知道你們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