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孤獨之旅,希靈帝國,遠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們又在大廳各處找了一圈,都沒發現更多文字,看樣子主要的記錄不在這邊。
珊多拉輕輕撫摸著那已經歷經數萬年歲月的文字刻痕,眉頭微微皺起:“現在看來這艘船果然是專門設計用於逃亡的,那它應該建造於大災難發生後,時間倉促,這大概能解釋為什麼它不符合星艦規制。也幸虧那些特殊設計,它在幾乎被完全擊毀的情況下都逃了出來。”
莉莉娜已經放棄尋找生命反應,在某個尖端干擾裝置的作用下,即便神族的生命感應力都會失效,更別提她的了,於是這丫頭湊過來參與我們的話題:“那為什麼飛船乘員是一幫凡人?希靈使徒的生命力不是更強麼?他們既然能造這麼艘飛船,為什麼不自己跑?”
“或許都被感染了,於是只能讓還未被感染的附庸們趕緊逃,”珊多拉沒怎麼思索就有了答案,“這樣的例子咱們也見過許多次了吧,舊帝國的希靈使徒們趁著自己還清醒,把最後一艘船交給還沒被感染的人,那麼緊急的情況下當然能跑一個是一個,也就不管是僕從軍還是帝國兵了。”
我在旁邊皺著眉苦思良久,總覺得好像有哪不太對,結果一抬頭看到了那幫小小烏鴉正跌跌撞撞地排著亂七八糟的隊伍跟在麥迪雯身後散步,這才突然意識到:艦隊!
“這艘船是單艦,”我抬頭看向珊多拉,“不論是咱們找到的幽靈船,還是在這裡找到的各種記錄,都沒發現有其他流亡飛船存在的證據,作為一個逃亡隊伍,這規模是不是小了點?”
如果舊帝國的某個天區有能力製造這一艘逃亡飛船,那麼理論上它也有時間製造更多,對帝國而言,時間緊迫到只能製造一艘船的情況是幾乎不可能出現的,而且迄今為止我們找到的逃亡隊伍也從來沒有像幽靈船這樣小規模過,哪怕樹精靈,他們逃亡用的也是一整個星球要塞,上面承載了幾十億的平民——而這艘幽靈船呢?只有一艘船,一艘幾十公里長的船,對其他文明製造的星艦而言算龐然大物,但對當年舊帝國崩潰之後逃出來的那大批艦隊而言只能算一葉扁舟。
珊多拉立刻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她點點頭:“確實這樣,沃倫?菲爾德的日記上始終沒提起其他飛船,他也沒想著去找其他飛船,說明這艘船當年確實是單艦出發的……當年的災難雖然規模很大,但大部分天區都是支撐個幾十上百年之後才滅亡的,這時間足夠他們釋放更多的方舟才對,除非……”
我立刻追問:“除非什麼?”
“除非這支流亡隊伍在出發的時候就已經全部分散,每艘飛船都走了不同路線,”珊多拉攤開手,“這也有可能,雖然分散之後的單艦人口和資源會受限,給日後重建帶來困難,但這大大提高了逃亡成功率,有些天區皇帝做出這個決定也情有可原。”
我點頭接受了這個說法,隨後環視大廳:“那還是找找還有沒其他日記吧,那個沃倫不可能只寫了這麼幾篇東西,大部分記錄應該在別的地方,工作間什麼的。”
那幫小小烏鴉頓時再次一鬨而散,嘰嘰喳喳地去尋找工作間,這倒沒什麼難找的,工作間畢竟不像休眠中心那樣需要藏起來,我們很快就在大廳另一側找到了通往工作區的通道。
剛一走進通道我們就看到了新的日記,看來是沃倫?菲爾德順手刻在這裡的:
“沃倫?菲爾德日記,第十天,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被喚醒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最後發現這隻能歸結於運氣,命運跟我開了個非常惡劣的玩笑,如果一切如推測的那樣,我要迎接的未來恐怕一點都不樂觀。今天略微消沉了一會,就是為這件事,但準備開始工作的時候心情好了起來:起碼我還可以像現在這樣安安心心地在飛船裡走來走去,呼吸,吃東西,做自己的事情,是的,我還活著,比那些被殺掉的人強。這樣想想的話我面對的事情還不是最糟糕的。我想我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保持這種自我安慰,直到有一天自己能習慣這種生活為止。假如這種生活真的可以習慣的話。”
我們沿著這條用燈游標識出工作區方向的通道一路前行,終於來到一條有很多房間的走廊上,走廊兩側每隔十米左右就能看到一道閘門,上面標註著“觀察室”、“通訊控制點”、“食物製造間”之類的字樣,這條走廊的結構顯然跟正常的帝國星艦不太一樣,它看著就像是那種老式的深空飛船,各種功能性設施都被擠在一個小地方(對一艘幾十公里長的飛船而言,這條走廊真是個小地方),顯然這也是專門設計,我估計類似這樣功能齊備的小艙段在飛船上還有很多,為的就是即便飛船被嚴重擊傷,它也能在部分正常的情況下庇護其內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