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部分,漢兵,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說完,竟然不再等待,復又帶領大軍衝向李炎。
“嵩山太上道觀座下弟子皓蒼虛拜見林道兄。”一個身穿月白道袍,俊秀無匹,年紀在二十上下的小道士衝老道林清平打了個揖。
“太上道觀的人?就是那群以入世為道,說是什麼大道入世的傢伙?”老道撇撇嘴,看著眼前硬是比自己光彩奪目的小道士,對比下自己的寒酸,尤其是連續奔波一夜後,簡直是一個如天上明月,一個如落難的老狗,心下酸意湧起,說起話來也帶著酸勁。
帝國四大道場,雖名義上不分高低貴賤,而且道家一向標榜無為無慾,但暗地裡卻一直在較勁排名。
江山的白雲觀因為身處帝都中樞,又是太祖的親信餘揚親創,所以一直穩居第一的位置;嵩山的太上道觀卻是廣收徒眾,人數最多,據說現在已經有將近三、四千人的規模。
而地處江南的懷真道觀,與居於川中的青城道觀,卻也和有所長,一個是在江南民間香火眾多,一個卻是雄踞川中、歷史最為悠久。
只是,這些年來,江山的白雲觀一直不怎麼過問世事;懷真道觀雖然也入世而修,但因為廣收信徒香火,在上層風評越來越不好;至於青城道觀,卻如隱居一般,不但不出川中,就連在成都府都很難見到他們的身影;反觀太上道觀,廣派弟子入世,卻又不收信徒的分文但很多卻成為官員、富豪的座上客。
不過帝國嚴格規定,任何宗教嚴禁干政,除了偶爾有道士培訓學童,或者充當低等級軍官外,很少有道士做得高位。
而對於太上道觀這種大肆入世、攀附權貴的做法,雖未觸犯禁律,卻很為其餘三家道場所不恥。
尤其是被搶佔了風頭的白雲道觀,更是警告門下弟子,不要與著太上道觀的人交往。
而那廣收香火錢,卻風評不好的懷真道觀更是一邊嫉妒一邊羨慕的指責太上道觀有傷大道風化。
不過,這些話畢竟只是暗地裡互相傳來傳去的,一般人很少會當著太上道觀的人說出這些話來。
當然,老道的身份特殊,行事又肆無忌憚,卻不在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