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看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部分,一口氣讀完世界歷史,隨便看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德國聯邦總理維利·勃蘭特的“新東方政策”起了重要的作用。它首先要改善同東德和其他東歐國家的關係。但這個政策的後果卻是東西方人的接觸不斷加強;“自由細菌”得到了傳播。同樣,得到更多消費品的願望,在東歐人們心中也越來越強烈。他們對鐵幕另一邊的生活水平知道得越多,也就對自己的處境越來越不滿意。他們不想再等待早已許諾的社會主義的福音了;他們想要更多,但不是在渺茫的未來,而是越快越好。

聰明的共產黨政治家認真對待這種呼聲,並建議進行改革,以拯救這個體制。然而,當時還是那些“水泥腦袋”占主導地位,認為改革只是軟弱的表現。直到1985年3月,年輕的戈爾巴喬夫在莫斯科掌權以後,情況才發生了變化。他堅信,共產黨國家要想有未來,就必須進行改革。他的前任們在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的壓力下,重新開始了軍備競賽,吞噬了鉅額的資金,使蘇聯陷入了巨大的經濟困難之中。因而,戈爾巴喬夫上任伊始就同里根進行接觸,以停止瘋狂的軍備競賽。他想把國內原本有限的資金,用於蘇聯的改革事業上。“變革”、“更新”、“公開”、“透明”等概念,當時傳遍了全世界。但戈爾巴喬夫卻處於進退維谷的地位。他想透過“自上而下的革命”使國家現代化和自由化,但卻不想放棄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和國家對經濟的控制。很快就出現了反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公主靠選秀綜藝出圈

慕綿

大軍閥

幽雨

唐朝大齡剩女

羽外化仙

[周九良]摯愛

左岸不吃梨花的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