叭叭還是叭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章 水庫篇沙果、燈籠果和跳房子,東北美食日記,叭叭還是叭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看熱鬧的大人拿來一大堆水果給孩子們,孩子們進貢一樣的都堆在了路小雨他們面前。
路小雨一看,哇哦,這次來的不虧啊。
除了經典的桃、柿子、香瓜,還有沙果、燈籠果。
沙果,從大小來看,很像小型的蘋果,把大拇指和食指比oK、狀,那個圓的大小,這種水果以前幾乎幾家就有一棵,到了夏天,一幫孩崽子噼裡撲通地爬上沙果樹摘沙果的盛況現在已經少見,現在的沙果幾乎都是種植出來的商品果,個個果大肉甜,可惜就是沒有爬樹摘下來的好玩了。
沙果成熟的早起是脆脆的口感,等到後期就變軟,一口咬下去沙沙的,所以又叫沙果,脆脆的沙果酸甜清脆,後期的沙果軟嫩厚重,算是能從初夏吃到秋天的好東西。
燈籠果,一顆顆小拇指大小,因為脈絡和燈籠相似而且果實的下面還有一小根鬚子特別像燈籠下面那個垂下的絲絛,所以叫燈籠果,它還有個很神奇的學名,叫醋栗。
路小雨老家這邊吃的燈籠果幾乎都是綠色的,但是路小雨看百科上還有紅色和黑色的,比起綠色的,紅色的燈籠果才真的像是燈籠,可惜,這麼久了,也沒見過紅色的,就很傷心,因為路小雨覺得,紅色的應該都是甜的,綠色的跟沒成熟一樣。
它特別的酸啊。
不是一般的酸,那是特別的酸啊,所以叫醋栗嗎?
燈籠果摸上去硬硬的,一口下去那嘎巴一聲特別清脆,然後酸澀的汁水就在口腔刺激著味蕾。
不知道為啥,這玩意它嚼完了就不想再吃了,可這汁水一進肚子,就想再吃一個,就一個。
然後就停不下來了。
路小雨想哭,她好像又餓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