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蘇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8章 湘水雁城,劍出衡山,一片蘇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山論劍,在衡陽傳劍天下。這等氣魄,便不是其他人可以比擬的。”
說到這裡,哪怕周圍一些喝茶的不是武林中人,也豎起耳朵聽這匪夷所思、蕩氣迴腸的江湖故事。
而那些武林中人,無不心神搖曳。
這些日子,他們聽過不少茶博士、說書人講峻極封禪大戰之事。
劍神對東方,那是一場叫人難以想象的巔峰對決。
最終不敗傳說破滅,這個江湖迎來了劍神時代。
不管你是何方高手,但朝雁城望上一眼,便要捫心自問,有沒有本事接下一道劍氣。
也有人評價道:
“華山派的風老雖不及劍神,可也是妙諦高手,加上有嶽掌門與寧女俠,年輕一代的令狐沖也得風老傳授,獨孤九劍學有所成,看來往後華山派,也大有崛起的機會。”
這個話題引發不少人關注。
畢竟正邪大戰後,江湖處於重新洗牌階段,對於各大派的現在將來,江湖人都心中有數。
這也決定了他們對這些門派,要持以何種態度。
有衡州府本地武人面帶驕傲之色,順勢說道:
“當初的魁首三大派沉寂凋零,魔教失了東方不敗盡顯頹勢。”
“衡山有當世三大妙諦,更有劍神威震天下,也有莫大先生江南四友等一眾高手,十四代弟子中七子七劍也能自當一面,劍神小師妹也天資不凡。”
“聽說劍神未來還會收幾位親傳弟子,學劍神劍術。”
他擲地有聲:“可以預見,這未來的天下第一大派,必然落在雁城!”
衡州府的江湖人與有榮焉。
當初他們行走江湖時,自稱來自南部武林,旁人便覺得沒甚奇異,實在是南部武林整體稀鬆的印象實在深刻。
這地域成見,真是讓諸多南部武林人內心不痛快。
如今一提來自瀟湘,或者說來自衡陽。
一眾江湖人立馬肅穆,當即就要來一句“那是劍神所在”。
這名號報出去,旁人就不敢小看。
因此
瀟湘一帶的江湖人,自都樂見衡山派強盛。
茶棚中附和之聲頗多。
武當少林雖有底蘊,可劍神顯然是中興之祖,數年之間衡山派便有如此大的變化,往後至少一甲子光陰,天下第一大派的盛況,已能窺一二。
眾人議論紛紛,言談歡笑。
忽然
堤岸邊喧鬧之聲大起,茶棚外腳步聲嘈雜,許多攜帶刀兵的武林人在朝堤岸奔跑。
“怎麼回事?!”
隔壁酒肆有人跑了出去,茶棚中不少江湖人也站了起來張望。
這時聽見外間有人激動大喊:
“快看!”
“劍神回衡陽了!”
這一聲喊可把一干江湖人驚醒了。
當即茶棚中人紛紛散下銅板大喊結賬,一個個搶身出棚,撩開草簾,奪步江岸。
然而堰岸之上早已人頭攢動,目眺湘水。
夕陽西下,暑氣未散,目光穿過被江風拂舞的柳條,見遠處歸棹縱橫,又有一條龐大客船順湘水而下。
江面鳥飛魚躍,波光粼粼。
夕陽平鋪江上,更勝火紅,薰風漫天,又夾些許水氣。
尋常商客瞧個熱鬧,他們也不認識什麼劍神,但見到江湖人一個個面露痴狂,激動瞭望,於是跟著人流朝江上看。
只見那艘大船船頭,屹立著一位青衣人。
薰風拂發,衣袂飄飄,容顏俊美,氣度絕非等閒。
他旁邊還有一名白髮蒼蒼的負劍老者,正與青年交談,說著什麼。
身後一眾佩戴長劍的門人,則是面含笑意。
岸邊的江湖人一見那道青衣人,立時瞪大雙目,已知來人是誰。
尤其是那些慕名而來,初次到雁城的人,更是心下驚喜,覺得撞到大運。
劍神在衡山派極少見客,能見一面,頗為不易。
此番歸劍神回到衡陽,更是意義非凡。
北東方南劍神,曾經的天下第一之爭已無懸念,這是劍神冠蓋武林之後的迴歸。
單單這一幕,便叫諸多武人浮想聯翩。
船頭青影刻在心間,此生註定難忘。
江邊,衡山弟子整整來了一百人。
領頭之人是一老者,腰間負劍,手中執拐。
正是魯連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