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空間來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847迎接,隆萬之變,平行空間來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收到書信的官員紛紛給海瑞去信,讓他適可而止,畢竟涉及面太寬,影響太大。

但是也因此,海瑞和徐階之間的矛盾也漸漸在南京城裡傳開,南京城裡的御史就像聞到腥味的鯊魚般,都把視線投向了這裡,開始關注此事的發展。

上層的官員們想要平息此事,而下層的御史卻希望事兒越鬧越大才好,到時候他們就有了攻訐的理由,不管矛頭對準海瑞還是已經致仕的徐階,都是上奏疏很好的理由。

江南風起雲湧之時,南京城裡抓幾個小官自然也沒人注意,大家都視線都看向蘇州和華亭,想想這位“海青天”到底要如何處置徐閣老。

姜寶是南京國子監祭酒,品級也算不低,自然不能直接拿人。

林燫在收到魏廣德書信後,就先以有人告發貪墨的名義動手抓了國子監教習鄭如瑾,有徐邦瑞和林燫出面,進了刑部大牢的鄭如瑾幾鞭子之下就很快熬不住了,竹筒倒豆子般把當年知道的事兒一股腦全招了。

有了鄭如瑾的口供,接下來自然是拿下姜寶,藉著海徐之爭,南京的權貴都把視線投向那邊,想看笑話的功夫,姜寶就被扣留在禮部後院。

畢竟是從四品的官員,在沒有朝廷旨意的時候還不能隨便下大獄。

不過因為有林燫的默許,人是被控制起來。

之後,自然就是拿著鄭如瑾的口供進行了一番逼問。

在一番對峙和誘導之後,姜寶的口供也就出來了。

經過林燫和徐邦瑞兩人潤色的口供,立即以南京禮部的名義發往京城,到這個時候,南京城裡才有官員後知後覺發現此事。

當初參與此事的,除了這兩人,自然還有魏國公徐鵬舉和誠意伯劉世延,以及徐邦寧。

不過徐邦寧早就忘卻此事,要知道當初安排他進國子監,徐邦寧就是一百二十個不願意,所以最後根本就沒去。

其中詳細也只知道個大概,卻並不熟稔。

而訊息傳進魏國公徐鵬舉和誠意伯劉世延耳中後,兩人都是面色大變。

劉世延是沒想明白事兒都過去好幾年了,怎麼還被人翻出來,關鍵打聽到審問細節時,似乎就是針對魏國公府上的。

此時是禮部和刑部操辦,而不是南京城裡的錦衣衛,雖然讓他稍微心安,可心裡依舊有控制不住的恐懼,擔心此事的背後是北方皇宮裡那位的手筆。

而躺在病榻上的魏國公徐鵬舉心中也有類似的心思,特別是算著時間,貌似此事發生,大概就是財貨到京城那兩日。

這年頭的交通可沒有準點一說,只能大概估個時間,什麼時候能從南京到達北京城,特別是大運河上,因為航程太長,其中又有多段大河河道,時常發生缺水或者洪水氾濫的災禍影響航運。

好吧,隆慶元年剛剛修復的黃河河道又出問題了,這次換了地方,不過卻依舊影響航運。

現在兩京官員和漕運總督為此事已經是焦頭爛額,又在籌劃治水工程。

徐鵬舉是在病榻上看到劉世延的密信才知道此事,一時間驚怒交加差點就氣暈過去。

拖著病體給劉世延寫信,請他幫忙周旋,想要儘可能把事兒壓下來。

到現在為止,因為沒有看到口供的副本,所以現在他還不知道此事矛頭直指小兒子徐邦寧,否則他一下子就會猜到此事背後有大兒子徐邦瑞的身影。

就在南京這邊把奏疏連帶口供一併提交京城的時候,高拱終於又回來了,此時距他離去僅僅過了一年半的時間。

和走時一片淒涼不同,這次回來距離京城十數里就看到迎接的官員人潮。

不僅有他的故交好友,門生故舊,還有在一年多前曾經跟隨上疏彈劾他的官員,都是來刺探情報的,看看現在回來的高拱會用什麼態度面對他們。

如果高拱臉色不好看的話,那還是趁早考慮離開京城遠遠的,免得被他惦記上。

站在人群最前面的,自然是陳以勤、魏廣德和張居正,而李春芳和殷士譫留在內閣處理政務。

不可能回來一個人,整個內閣都跑出京城迎接吧。

身後則是禮部尚書高儀、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廷等人。

再往後才是六部五寺的其他官員,可謂聲勢浩大,就彷彿是一位得勝回朝的將軍般。

隔得老遠,高拱馬車停下後下來,陳以勤、魏廣德等人就快步上前,待走近了齊齊抱拳行禮。

“肅卿兄,你可算是回來了。”

魏廣德聲音略微有些“沙啞”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奇香

腦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