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空間來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789心思,隆萬之變,平行空間來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德總感覺隆慶皇帝是故意的,遼王這麼大的事兒都留在,不像隆慶皇帝的風格。

實際上因為常見京城惡少在城裡肆無忌憚,隆慶皇帝對權貴仗勢欺人是很看不慣的。

這次遼王事,魏廣德還以為皇帝會很快召見閣臣,拿出處理意見來,結果沒想到拖幾天時間也沒結果。

“難道.”

忽然,魏廣德心裡生起一股想法,以往嘉靖朝發生這樣的事兒,皇帝拖的背後往往都是有算計的。

要麼處理狠辣,但是因為顧忌名聲,所以要拖到朝臣群情激奮,要麼是要輕放,所以就一直壓著,壓到有新的大事發生,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轉移。

魏廣德可不覺得隆慶皇帝會輕易放過遼王,要麼就是還有些舉棋不定,要麼就是在等朝中情緒積累到更高,再拿出他的處罰。

由此看來,隆慶皇帝似乎是想學嘉靖皇帝對付徽王和伊王那套,有可能在他心裡已經有除國的打算。

魏廣德不知道的是,其實當初高拱在教導裕王的時候,就詳細分析過親藩的問題,因為在嘉靖朝時,宗室祿米已經成為巨大的朝廷負擔。新筆趣閣

而高拱把當初齊泰、黃子澄等密謀削藩的失敗經驗進行過詳細分析,當然也把明太祖朱元璋分封諸子為王,以加強邊防,藩屏皇室的目的進行過介紹。

加之隆慶皇帝能感受到宗室祿米對朝廷財政的負擔,所以成功在隆慶皇帝心裡是紮下了削藩的念頭。

不過,隆慶皇帝也清楚,現在貌似是削藩的時機,因為現在的藩王早就不像明初那樣有巨大的實力,可終歸會落下一個不念親情的帽子,特別是違背老朱定下的組訓。

所以,在登基後這兩年裡,隆慶皇帝都把這個念頭深深埋在心底。

他不想被後世史書記上這麼一筆,“違抗組訓,對親族殘暴”的罵名。

自己不願留下罵名,朝廷的財政也能勉強維持,那就拖著唄,把這件“豐功偉績”留給自己的兒子、孫子好了。

這就是隆慶皇帝最後打定的主意,不過和嘉靖皇帝類似,如果有機會削藩的話,也不是不可以。

畢竟皇帝的兒子都要封親王,大明的親王太多了,有機會除掉幾個國也可以給自己的孩子騰出一些地方來。

所以,隆慶皇帝在一開始就有了除掉遼藩的念頭,只不過他還要等,等到朝臣不滿達到頂點的時候再被迫接受除國。

魏廣德不知道,不過這個時候,他在書房裡胡思亂想中,還是逐漸和隆慶皇帝的心思重合。

如果想要輕拿輕放,他應該在內閣上奏後直接作出處罰,比如派人申敕等等,而不是留中,拖延時間,讓事件發酵下去。

第二天來到內閣,值房裡書案上今日要處理的奏疏已經一左一右分了兩堆。

魏廣德知道,多的那堆又是今日送來的彈劾奏疏,少的才是其他政務。

休息片刻,喝了口茶,就拿起政務那堆奏疏。

第一份是兵部的奏本,打算派兵部侍郎譚綸出京巡視薊鎮邊防。

其實當初譚綸北調就是奔著薊鎮總督去的,巡視邊防早就該成行,只不過因為大閱一事給耽擱了。

而現在經過譚綸和戚繼光的摸底,已經有了個大概,繼續留在京城確實也不妥。

雖然戚繼光現在也不在京城,而是去了昌平,不過京營的事務已經交代給親信操持,為大閱禮做的準備一直都在穩步推行中,倒也不需要譚綸在京城看著。

魏廣德只是片刻思考就在奏疏上票擬可行,然後繼續翻看其他奏疏,至於那堆彈劾的奏疏,魏廣德打算等看奏疏乏了再說。

反正票擬就那麼兩句話,其實直接讓人幫忙票擬也是可以的,只不過傳出去影響不好。

連續十來份奏疏後,魏廣德終於把今天的政務處理完,雖然不知道下午是否還有新的奏疏到來,至少現在他面前只剩下彈劾遼王的奏疏。

不過就在這時,有中書帶著兩個書辦又抱著兩摞奏疏走了進來。

“這是哪兒的奏疏?”

魏廣德開口問道,在看到人進來後,心裡沒來由的一顫。

“稟閣老,這些是司禮監剛登記的,彈劾遼王的奏疏。”

中書舍人急忙躬身答道。

“放那兒吧。”

魏廣德心中哀嘆,隨便一指說道。

等人出去了,魏廣德起身在屋裡走了走,心裡沒來由的有些煩躁。

在內閣被彈劾奏疏轟炸了一天,散衙後,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奇香

腦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