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空間來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509漕運海運,隆萬之變,平行空間來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們看來,京城或者北方的安危,怎麼也比江南那邊重要的多。

幾千倭寇的襲擾,怎麼看也不可能超過擁有十數萬控弦之士的蒙古韃子危害強。

接下來的時間裡,裕王不停打聽反對海運濟遼官員的情況,想要知道其中緣由。

朝廷官員,總不會無緣無故反對此事吧。

既如此,那當然要打破砂鍋問到底,把來龍去脈搞清楚,才能在海運問題上有個清晰的認識,作出取捨。

自然,有殷士譫在,山東官府和漕運整個系統所有官員是反對海運的事兒就被裕王所知。

接下來,魏廣德和張居正又詳細解釋了他們為什麼會反對海運。

山東官府只是想要給自己減少麻煩,而漕運則是為了減少競爭對手,意圖把敵人消滅的萌芽間。

“聽你這麼說,漕運事關天下安危,若是漕船改海船,沿河百姓生計還真的會成大麻煩。”

在魏廣德解釋了海運取代漕運後,會對沿河百姓帶來的負面影響後,裕王也是沉默了。

他也不傻,有高拱、陳以勤這些人的講解,他自然知道事關重大。

一開始,在魏廣德的引導下,特別是海運濟遼實行幾年後,明顯海船的安全性還是很高的,並不是那群人說的那麼不堪,什麼出海風險極大,動不動就是船毀人亡。

遼東的商人又不是傻子,海運真那麼危險,他們還會積極發展海運?

底褲都要把他們賠光。

雖然海運經濟,也節約時間,可是危害也是有的,而且還是關乎社稷的大事兒。

“他們是擔心遼船海運一事被朝廷更多的官員看到,會因此選擇支援海運取代漕運,影響到他們的利益,十餘萬漕軍,還有數十萬百姓生計,還真是不好取捨啊。”

裕王最後不得不感嘆一聲。

這股力量可不得了,好幾十萬人吶。

即便把十餘萬漕軍改去駕駛海船,可百姓怎麼辦?

“其實,就算海運終究會取代漕運,可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兒,沒個十年、二十年絕無可能。”

魏廣德當然不想給裕王留下不能離開漕運的印象,所以開口說道。

要知道,漕運雖然可以養活無數百姓,可整個漕運系統卻是一個巨大的,不斷吸血的水蛭,與其說他是在為帝國維穩,倒不如說是在吸取大明的養分滋養那些官僚,他們抽走的是大明發展的活力。

“話雖如此,可畢竟很多人都會因此生計受到影響。”

在裕王看來,他身為皇室,自然不能不顧子民的死活。

那怕魏廣德說再多海運的優勢,也不能抵消百姓的生死。

實際上,如果讓他做出選擇,他寧願保持現有狀態,讓那些人繼續依附在大運河上吸血賺錢,至少百姓還能因此活命。

“殿下,你其實是多慮了。”

魏廣德看到裕王臉色的變化,自然知道這樣不行,於是繼續說道:“正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那些沿河百姓也不是一開始就靠著大運河為生的,也是一代代逐漸發展而來。

大運河曾經溝通南北,但終究無法滿足我大明南北交通的需要,每年都有無數船隻擁堵在各閘口動彈不得。

長此以往,我大明南北商品得不到及時運輸,會有更多人生計受到影響。

而且,我認為發展海運,並不是要朝廷停止漕運,而是由商人們自己去開發沿海港口供自己使用。

至於原來沿河百姓,他們或繼續在漕河上討生活,亦可以去那些港口混口飯吃。

其實,朝廷要做的,只不過是分出一部分漕糧走海路,以後逐年逐步調整漕運和海運的比重。

甚至朝廷可以下旨,僅允許漕糧海運,運河留給民船通行,也是讓利於民的善政。”

“咦?”

裕王沒有表態,一邊的張居正倒是來了興趣。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修之風流邪神

放縱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