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空間來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500張璉的去向,隆萬之變,平行空間來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派出去,從附近土著手裡搶奪物資的人馬。

他,就是大明朝曾經高額懸賞的賊首,飛龍國國主張璉。

連他都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兒,他還在自己的隊伍裡呆的好好的,結果各地的飛龍軍裡就盛傳出他被明朝官府捉拿的訊息,讓各地義軍軍心大失,很快就被周邊蜂擁而至的明軍各個擊破。

軍心散了,他只得帶來殘部千餘人東逃,留在大明已無可能。

在他看來,明廷傳出他被俘虜的訊息,應該就是為了打散義軍的軍心。

這是刻意而為,想不到就是區區蠱惑流言就把手下人哄得團團轉,只能說自己還是小看了明軍的將領。

他哪裡能想到,其實真實原因是官軍認錯了人,虛報戰功,之後雖然發現卻擔心遭受懲罰,所以只能想方設法掩蓋過失。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道理,他也是懂的,他做夢都想突襲京城,活捉嘉靖皇帝朱厚熜,或許天下都不用一城一地去打,就會有大片的府縣投降,歸入他飛龍國主手中。

只是,這也就是隻能想想,他辦不到。

連浙江都打不進去,何談偷襲京師。

當初眼看著大勢已去,張璉只得帶著手下逃到海邊,利用手下那些船民,找到一些海船逃了出來。

可是首次到了這茫茫大海上,張璉就後悔了。

以前他也聽說過大海的恐怖,即便是面對風平浪靜的場面,按照那些船民所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狂風大作,幾丈高的海浪就撲過來,直接就把這些福船直接打翻了。

船民給他們找來的海船就是福船,雖然大明朝廷明面上禁海,可實際上沿海不少士紳家族都在做海商的生意,都或多或少隱藏了一些海船。

只不過對於不熟悉的人來說,要找到他們卻是千難萬難。

虧得有船民帶路,他們才能在短時間內湊足船隻。

和林朝曦分開的時候,他手下還只有千餘人,逃竄過程中沿路又收攏了一些手下,也才堪堪二千來人。

這可都是保命的本錢,他當然不想隨意放棄,只能全部帶上。

在大海上,那可是全憑實力說話的地方。

之所以想到出海避難,這還是當初挑選親兵的時候,他從船民中選出幾個身強力壯的漢子。

窮途末路之際,看到他們,他才能想到奪船出海的念頭。

大明雖大,可已經沒有了給他安身立命的地方,留下來只有死路一條。

好死不如賴活著,他張璉還想要東山再起。

眼下是大勢已去,先避其鋒芒苟且偷安才是正途。

張璉不是瞎逞英雄的人,能在這時代建國的,也不會是沒有城府之人。

審時度勢之下,張璉已經有了自己的選擇,只是好不甘,好不捨。

終究是故土難離,他這幾天都會來到這個小山上,眺望遠方的故土,那裡是大明,是生他養他的地方。

這時代,雖然航海技術發展很快,大明的船隻也可以從福建直入倭國或者下南洋,可大多還是需要沿途就近靠港,補充澹水和食物,若是要一路遠航,那就只能每條船隻少裝人和貨物,多帶補給品,這還要靠天老爺保佑,不遇到大風浪。

進入大海後,雖然讓張璉一時有了天大地大任我遨遊的感覺,可船不靠岸終究不安。

問了身邊曾是船民的話,選擇先來東番島,補充一些航海物資,再選擇下一步的去向。

東番島,其實就是後世的臺灣島,此時島上荒蕪,只有土人和少量對岸的漢人或逃罪,或躲避賦役或戰火來此居住,討生活。

在明朝的官方記載裡,這個大島是叫雞籠山,或稱東番。

雖然距離大明的福建行省不遠,可是大明建國後並沒有派出兵馬佔據這裡。

在朱元章的意識裡,他只收復元朝的土地就足夠了,而距離福建遲尺的臺灣島,因為元朝時期就沒有在這裡設定官府進行管轄的緣故,所以大明也沒有將這裡視為領土,只是按照元朝時期的體制,在澎湖列島設定了巡檢司,控制檯灣海峽。

對一些不懂海洋的明人來說,不少人還以為這裡就是琉球國。

在明朝和琉球國確認宗屬關係後,東番島才被確認不屬於琉球國,因而在明朝的官方記載中就有了大琉球國和小琉球國的區別,大琉球國自然就是琉球群島,而小琉球國就是東番島,也就是臺灣。

而在洪武二十八年,明太祖朱元章列出的十五個“不徵之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奇香

腦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