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皇帝之爭,天子之怒第八章
一義三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三回《皇帝之爭,天子之怒第八章,金戈麗人行:天命之魁,一義三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義軍聯盟覆滅之後,正跟駙馬在嶺南重鎮廣州閒居的茶陵公主楊玥興高采烈,派人飛馬傳書,向皇帝哥哥問安,請求召自己上京團聚,再一起玩。
沒想到無憂天子楊匡卻回書說,自己有要事忙著,暫時沒空玩,又說嶺南有許多佳果和珍貨,叫妹子自己玩著,以後再召她上京。沒準等天下盡歸太平了,還會御駕下嶺南來找御妹玩呢。
茶陵公主大為掃興,本以為這次擊滅義軍聯盟一定抓了很多俘虜,包括偽皇帝和偽皇妃,好多可以搞花樣的好材料啊!比如他們膽敢造反不就是想坐龍椅麼?可以造一架龍椅型的刑架,把他們押上去嚐嚐坐龍椅的滋味,看他們痛苦又悔恨的樣子,好玩透頂!……茶陵公主心裡登時就有一百種玩法,想要跟皇帝哥哥一起玩。不過既然皇帝哥哥暫時不要自己回京,嶺南這裡確實也很好玩,就暫且繼續自己玩下去了。
三大軍閥各自班師,先後都派心腹到驪山行宮覲見皇帝,獻功請賞。更重要是探看皇帝究竟是什麼情況,到底為何能夠發出一舉蕩滅義軍聯盟的英明命令?
結果並沒發現有什麼不對,發現皇帝還是輕浮浪蕩的樣子,還是那麼無知又狂妄,在驪山行宮呆得快活,樂不思蜀,儘管京師已經解除威脅了,還沒有要回京師的意思。
三大軍閥心中的疑慮難以消除,只有繼續查探。他們各自最懷疑的人,郎繼宗最懷疑臧天佐,臧天佐最懷疑成山宰,成山宰最懷疑郎繼宗。各有各的懷疑理由。郎繼宗的懷疑理由最直接,畢竟臧天佐擔任西京長安留守,驪山行宮就在西京長安的郊外。臧天佐自己當然知道不是自己在控制皇帝,那就懷疑是老謀深算的成山宰。成山宰有密探打入到臧天佐的左右,沒發現臧天佐有操縱皇帝的跡象,所以更懷疑郎繼宗,畢竟郎繼宗的堂弟郎承業是東司指揮使,常率領東司侍衛守在皇帝身邊。
三大軍閥都知道,最接近皇帝的應該是兩個大太監,“木易二公”,木效忠和易秉忠。但那兩個大太監不是隻會迎合奉承皇帝的搖尾走狗之輩麼?不是沒什麼能耐麼?怎能操縱皇帝?……難不成他們深藏不露,比先前的中常侍花鶴卿有著更大的本事和更大的野心?難道有這可能?
過不多久,無憂天子又發出一道令三大軍閥都十分意外的詔令。詔令加封在蕩滅義軍聯盟中功勞最大的郎繼宗兼領齊兗道、青萊道兩道節度使。也就是說,把山東之地交給郎繼宗,使得以郎繼宗為首的郎家勢力擁有更大的地盤,與控制徐揚道的成山宰勢力接壤。但是,解除郎繼宗的龍武軍兵權,將龍武軍交給車騎大將軍段仙芝直接統領。
這樣加封郎繼宗,其實是明升暗降啊!雖然多了兩個道的地盤給郎繼宗,讓他兼領兩道節度使——當前全天下只有茶陵駙馬喬嘉言一個人兼領兩道節度使,但喬嘉言領的是南嶺道和南海道,是遠在天涯海角的偏遠之地,時至今日還很欠開發,遠遠沒有山東兩道富庶和重要。齊魯之地,自古是北方最富庶的地方。富而好禮,又是北方最有文化的地方。嶺南哪能跟山東比呢?這樣加封,表面上確實是很器重郎繼宗。但是……但是郎繼宗要去做山東兩道節度使,代價是剝奪龍武軍的兵權。龍武軍五萬人,與虎賁軍五萬人,是京畿數十萬禁衛軍的精華。這個兵權非同小可。在如今亂世,兵權比地盤孰輕孰重?應該是兵權更重。有強兵,何愁沒地盤?得地盤而失強兵,郎繼宗應該是不划算的。
郎繼宗自己也覺得不划算,而且是大不划算,心裡相當不甘。龍武軍是他歷年來苦心經營的最大本錢,怎能甘心拱手交出?但是郎繼宗接到詔令之後掂量清楚,皇帝明擺著是要鞏固皇權,削弱在義軍大潮中受損最小的自己。除了自己之外,三大軍閥另兩個,臧天佐和成山宰,受的損失都不小,當今軍力是自己明顯佔優,但是被剝奪龍武軍兵權之後,三大軍閥又差不多均衡了。
這樣的話,郎繼宗要是敢不奉詔,後果必然有:第一,皇帝會揭穿郎繼宗先前用冒牌龍武軍應戰義軍之事,治郎繼宗的欺君之罪。天子之怒,非同小可,讓郎繼宗吃不了兜著走。第二,另兩大軍閥一定也會支援皇帝削弱郎繼宗,正好他們可以扳平與郎繼宗的軍力差距。郎繼宗如果不奉詔,就等著被圍攻吧。不但成山宰和臧天佐,還有與郎繼宗不對付的虎賁軍執掌者——執金吾項忠;還有在遼東的另一家不可忽視的實力軍閥——安東大都護厲祥,原本是朝廷的少保,如今仍然尊奉朝廷。如果朝廷下令,厲祥必也參與圍攻郎繼宗。那樣的話,成山宰軍從南面、臧天佐軍從西面、項忠軍從西南面、厲祥軍從東北面,來個四面夾攻,郎繼宗豈能頂得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