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禍起遷徙第六章
一義三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回《禍起遷徙第六章,金戈麗人行:天命之魁,一義三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郝半通搖了搖頭:“多謝哥哥誇獎。但我這一點小小心思,只怕毫無作用。”
吉義道:“為何?”
郝半通道:“趨利的又何止商人?土豪地主何嘗不趨利?以他們的本能,見到大豐收必壓低糧價賤買,見到大歉收必哄抬糧價貴賣。小民百姓總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明年又不知多少人家無法餬口,多少人家賣兒賣女呢!”說罷長嘆一聲。
潘鸝兒本不愛多話,但聽到這裡不禁問道:“小民百姓難道不能囤些糧食,以備荒年?”
楚春鶯呵呵笑,對潘鸝兒道:“妹子啊,你是在公卿門第長大,不知道這世上的民生。你倒問問咱們老爺,窮人家是不是吃了上頓愁下頓?”
吉義點頭道:“是啊。窮人家度日艱難,哪能囤糧備荒?城裡百姓固然自己不產糧。就算是鄉下百姓,土地少的,餘糧也就不多,平時吃些糙米、粗麵,湊合著野菜、糟糠過活。至於沒有土地的佃農,那更不必說,沒米下鍋是常事!到了荒年,連野菜都被搶著挖光,吃樹皮都不一定有得吃呢!”
潘鸝兒聽了十分驚詫道:“原來如此!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我從前做丫鬟時,每頓吃的是細米白麵,每個月還有一兩銀子的月錢,足以買脂粉打扮、買綾羅做衣裳鞋襪,絲毫不愁吃穿。公子小姐們更不知民間疾苦,每日裡只是觀賞風花雪月,吟詩作詞,傷春悲秋。”
……
如今回憶起這件事情,吉義嘆息再三。一嘆潘鸝兒生性純良而命薄;二嘆民生多艱,千古如是;三嘆從此背井離鄉,前路蒼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